送吳仲庶殿院使北
漢朝重結單于好,歲遣名臣禮數增。
紫鼠皮裘從去著,飛龍廐馬借來乘。
天寒將遇磧中雪,鼻息暗添髭上冰。
定見南鴻起歸思,家書欲寄不堪憑。
漢朝重結單于好,歲遣名臣禮數增。
紫鼠皮裘從去著,飛龍廐馬借來乘。
天寒將遇磧中雪,鼻息暗添髭上冰。
定見南鴻起歸思,家書欲寄不堪憑。
漢朝重視與匈奴重新交好,每年派遣名臣出使,禮數不斷增加。讓你穿著紫鼠皮裘前往,還把飛龍廄里的馬借給你乘坐。天寒地凍,你將會遭遇沙漠中的大雪,呼出的鼻息暗暗在胡須上凝結成冰。你一定會看到南方飛來的大雁而涌起歸鄉的情思,想寄封家書卻又難以找到可靠的憑借。
殿院:官名。
單于:匈奴君主的稱號,這里借指北方少數民族首領。
紫鼠皮裘:用紫鼠皮制成的皮袍。
飛龍廐馬:皇家馬廄里的馬。
磧:沙漠。
憑:依靠,這里指可靠的送信人。
此詩創作于北宋時期,當時宋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有外交往來。朝廷每年派遣使者與對方交好,詩人送友人吳仲庶出使北方,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出使北方。其特點是通過對出使待遇和環境的描寫,展現出使的使命與艱辛,以及友人的思鄉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外交情況和文人的送別情懷。
月月相逢只舊圓。迢迢三十夜,夜如年。傷心不照綺羅筵。孤舟里,單枕若為眠。茂苑想依然。花樓連苑起,壓漪漣。玉人千里共嬋娟。清琴怨,腸斷亦如弦。
第七個沒尾巴,不落群隊獨露爪牙。擬心湊泊終難見,須信蓮開火里花。
朝出城西門,暮返城西路。風送路旁塵,春老門前樹。行客日紛紛,來往無間步。何如抱甕人,安居守寒素。
孤身苫次愴孤情,恍恍懵懵暗短檠。彷佛趨庭來塞苑,分明宴坐近前楹。初瞻不辨今同昔,欲語翻然慟又驚。哀莫哀于夢中侍,風傳寒漏正三更。
芳草茸茸翠輦遲。昭陽初日影、散彤墀。銀幡綵勝戴雙纚。金錯小,剪出萬年枝。御苑落花時。祠前祈百子、漢家池。承恩唯有臂紅知。中宵夢,頻起視胭脂。
此去荊山好,余曾負笈游。瀰漫三澨闊,窈窕五華秋。米賤官馀俸,魚肥釣滿舟。琴書攜八口,可不向民求。既喜之官去,相看復黯然。一身留絕塞,萬里羨長鞭。路入雄關斷,山當粉署懸。思君何處切,楚月照遼天。
有魚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黃鶴樓。
一聲初轉海門雷,萬疊真如雪作堆。盛氣已吞文種墓,余波猶上子陵臺。底教金寇全師去,合借錢王射手來。欲寫壯觀愁筆弱,銀山飽看只空回。
佛香紅茉莉,番供碧玻璃。
最是貧來韜跡宜,強爭枘鑿竟忘癡。客窗詩苦囊兼澀,旅夢春濃老不知。失意無成知得少,灰心已久望燃疑。生嫌豈獨劉惔妹,難笑東山掩鼻時。
茫茫天上春如海,人間綺愁無數。璧月煙銷,環花鏡瘦,恩怨些些兒女。雙鴛繡譜。怕顛倒因緣,注相思簿。難得今生,紅絲兩系盡仙侶。瑤臺最憐小謫,恁華年錦瑟,短命黃土。紙樣招魂,梅邊寫韻,薄福聰明都誤。芳姿悄睹。想攜手瓊樓,夜深風露。淡墨重描,孤山寒細雨。
萬峰云度壑,孤寺雨鳴溪。馬渡溪前水,疑憐錦障泥。共宿東窗中,下宵雷雨聞。風塵遲雙劍,好為拭龍文。
可但兒曹學未成,鄙心蔓草要鋤耕。勞君窮海坐賓館,為我文壇作主盟。苜蓿闌干朝飯薄,圖書跌蕩夜譚清。便攜琴劍東歸得,信有人間桑梓情。摶沙聚散苦匆匆,歲晚山寒吾道東。萬木飄蕭催客老,一官去住任天公。情知今夕芳尊倒,魂斷長亭返照紅。卻喜到家春正好,蠻煙洗盡見華風。
自喜扁舟載月明,涉湖底事不宜輕。象痕深沒風仍順,今日天公亦世情。
枕上閶門五報更。蠟燈香灺冷,恨天明。青蘋風轉彩帆輕。檣頭燕,多謝伴人行。臨鏡想傾城。兩尖愁黛淺,淚波橫。艷歌重記遣離情。纏綿處,翻是斷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