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 吳王獵場
孫氏有吳國,四海未息戈。
獵以耀威武,平野萬騎羅。
英雄魏與蜀,貔虎一何多。
世事異莫究,但見桑麻坡。
孫氏有吳國,四海未息戈。
獵以耀威武,平野萬騎羅。
英雄魏與蜀,貔虎一何多。
世事異莫究,但見桑麻坡。
孫氏建立了吳國,天下還未停止戰爭。打獵是為了炫耀武力,平原上萬匹戰馬排列。魏蜀兩國也有很多英雄豪杰。世事變化難以探究,如今只看到長滿桑麻的山坡。
孫氏:指三國時孫氏家族建立的吳國。
息戈:停止戰爭。
耀:炫耀。
貔虎:比喻勇猛的將士。
究:探究。
此詩是作者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而作。華亭是古代地名,詩中以三國時吳國為背景,作者可能是在游覽當地古跡,面對歷史遺跡,有感于歷史興衰而創作。
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特點是今昔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借古抒懷的傳統,引發人們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近關頻載酒,先枉隔城書。風雪能留客,煙波幾定居。情牽五兩外,歌送百觚馀。別去長相憶,江頭問鯉魚。
盡日馳驅不憚勞,瑯琊陵谷半蓬蒿。囊沙洲畔云初起,咒虎臺前鳥自號。莒水東歸滄海闊,蒙山斜倚穆陵高。不堪滿目多遺事,馬上吟馀首重搔。
二月輕寒薦客衣,東風吹雨上征旂。一川煙草迷行騎,萬里春帆共落暉。臥月頻牽南國夢,看云時采北山薇。九重聲佩迎天仗,午夜郎星照瑣闈。游煙郭外牽晴綠,折柳江頭帶雨青。黃鳥初飛歸越客,彩云深處是燕京。庭閒月色疏松落,夢繞關河短劍橫。朝罷丹墀輸隱瘼,休言青簡滯儒生。
湘波無語晝愔愔,倦夢如煙不可尋。奇石瘦于名士骨,落花紅過美人心。隔簾燕影低窺鏡,潤檻苔痕遠上琴。不是傷春情緒懶,年時多病到而今。
采蘭以紉佩,不久香消歇。何如深林中,歲寒自時節。清芳御微風,幽態含皎月。世或無騷人,寧甘伴冰雪。
支離俶詭,是蒼龍遺蛻,千年神物。鱗爪開張髯鬣動,長護經臺斷壁。黛色捎云,銅根蝕雨,歷遍嚴霜雪。晝饑夜凍,此翁信是奇杰。攜客憩石憑闌,婆娑其下,不盡風雷發。便欲圖歸縣座右,又恐通靈變滅。拔地撐天,樹真難老,人易星星發。六朝何在,寺樓斜掛殘月。
秋江水清不勝綠,還與漢江顏色同。望中白鳥忽飛去,落日丹楓相映紅。
憶昔滕王臨勝地,頻登飛閣俯崗巒。軒車如雨當時集,歌管停云暇日歡。帝錫符章金粲粲,神遺劍佩玉珊珊。使君感興成今古,白雪詞高欲和難。列宿參差樓上頭,千年劍氣為誰收。云低南浦神仙去,日近長安帝子留。歌舞已銷亡國樂,英雄終作濟川舟。水邊闌檻今陳跡,秪使騷人念昔游。許令仙符勝武韜,指揮川岳駐神鰲。三江地軸西南鎮,一柱坤維上下牢。雞犬當年同變化,蛟螭何處得潛逃。丹砂愿就洪崖學,浮世誰甘塵土勞。
漁陽東郡古藩屏,城闕岧峣鎖渤溟。嵐氣宵深連海白,燒痕春暖入關青。天臨碣石星分尾,地接巫閭屋建瓴。且喜興中烽火靜,麥疇殘雪潤郊坰。
淑氣含公鼎,明時預政機。仲山維補袞,文子不勝衣。南國恩偏厚,東山志偶違。一為天下慟,無以我公歸。暑路驅紅旆,天書趣紫泥。長沙元忌鵩,太歲又逢雞。挽鐸春風咽,銘旌夕照低。冠車紛會葬,桃李自成蹊。
登封事已遙,大碑摧風雨。靈壇久銷禿,古木中梁柱。峰巒至此盡,蒼石無寸土。俯視萬仞高,悲辛但狂顧。
生不能王敗而走,遺基豈復為鬼有。都水行司地合遷,青燐黑勝散如煙。浚錦帆涇規水利,利民之外無他意。以此受譖僇其身,巷以哭者蘇州民。哭太守,太守生,禮行鄉飲酒。太守死,誰與訂經史。課績空為天下先,悔而歸葬骨已淪重淵。不如前人事苛刻,全受全歸陳烙鐵。
君緣不得志,慷慨來京門。京門徒偃蹇,忽復返家園。進退嗟維谷,方知行路難。璘彬蘊奇石,誰能戕其天。游云棄靈巖,隨風成播遷。古來賢達人,身外非所干。勸君守蓬廬,繞膝終天年。
十智同真驗作家,可中毫忽不容差。若無師子翻身句,現在徒將面自誇。
塤篪與鴻雁,一氣更同聲。鼓則與桴應,形惟從影行。無如我宜弟,頗笑爾難兄。洵美歌棠棣,仍須聽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