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寒食偶書
去歲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系驄烏臼樹,燒眼杜鵑花。
轉塢泥塍滑,迷村草徑叉。
旋挑初出筍,漫掐自生茶。
農斧穿桑??,牛童綰髻丫。
鄉園方在遠,看及種胡麻。
去歲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系驄烏臼樹,燒眼杜鵑花。
轉塢泥塍滑,迷村草徑叉。
旋挑初出筍,漫掐自生茶。
農斧穿桑??,牛童綰髻丫。
鄉園方在遠,看及種胡麻。
去年的今天,我在一個下雨且寒冷的農家。把馬系在烏臼樹上,那火紅的杜鵑花耀眼奪目。轉過山塢,泥田埂很滑,草徑交錯讓人迷失了村莊方向。我隨手挑挖剛出土的竹筍,隨意掐采自長的茶葉。農人的斧頭砍著桑樹上的害蟲,放牛的孩童梳著發髻。家鄉還很遙遠,我看著人們開始種胡麻。
驄:指馬。
烏臼樹:一種落葉喬木。
燒眼:形容杜鵑花顏色鮮艷,耀眼。
塢:山坳。
塍:田埂。
??:蛀蟲,這里指桑樹上的害蟲。
綰:盤繞,系。
胡麻:即芝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他鄉游歷,于寒食節時有感而發。當時可能處于鄉村環境,看到鄉村的生活場景,觸發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鄉村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寒食節景象,表達對鄉村生活的喜愛與思鄉之情。其特點是描繪細膩,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吸風玄圃,飲露丹霄。室宅五岳,賓友松喬。
人愛曉妝鮮。我愛妝殘。翠釵扶住欲敧鬟。印了夜香無事也,月上涼天。新譜學箏難。愁涌蛾彎。一床衾浪未紅翻。聽得人催佯不睬,去洗珠鈿。
風飄殘雪滬江干,憶汝家山骨未寒。萬里滄波無夢到,一緘塵跡隔年看。只馀母妹平安語,信有詩書付托難。誰謂北征愁杜子,瘦妻癡女尚為歡。
庭鎖繁花晝景長,繡針刻晷記春光。行天嫌殺金烏懶,到得黃昏怯上床。
記得升平佳麗,此夜是、上元天氣。圓月打頭,暗塵隨馬,陣陣梅邊水際。茜裙珠髻,喧笑處、香街聲沸。今歲冷清清地,未晚禁城先閉。一盞燈昏,千家門掩,釀就春寒恁細。雨絲飄砌,展幾疊、小屏圖醉。
關塞云西路,僧廬左右開。過巖逢石坐,尋水到源回。天籟吟松塢,云腴溢茗杯。宮城才十里,導騎莫相催。
湛輩而今豈有知,滔滔江漢定何時。無邊落日丹楓外,有客來看墮淚碑。
往來關吏識,景物憶三年。榮利應何有,行藏信自然。馬頭沖毒熱,徒馭飽風煙。計日鄉園道,秋風鱸鲙邊。
蟠桃一綻歲三千,仙傳荒唐未必然。何似此花留巧石,有開無落更長年。武陵溪畔古桃源,洞合空勞記往還。晉代漁郎心不轉,隨花化石在人間。
吾衰已分老滄洲,念子因人作遠游。吳墅鶯花三月賞,楚江煙樹一帆愁。高情久欲參云岳,浪跡何妨逐海鷗。聞說買山將卜隱,大都不用有心求。
萬壑千巖,怪藤杖、白云高擁。看老樹、槎枒枯木,層層鑿空。修養惟藏狐豹跡,往來只有神仙種。忽峰腰、夜笑數聲猿,山靈動。丹嶂外,寒泉涌。巫峽下,羈愁重。有愁人聽到,寸心澒洞。桓笛三吹無奈恨,祖鞭一舞難為勇。到耳中、聽得最分明,朝天聳。
遙遙山囿井泉傍,花氣蜂翻蝶作狂。一陣晚風相著莫,剩題幽句未全亡。
斗室息微軀,店大圍群仆。凍雨凄風行路難,且攤黃卷從吾欲。
怪石嶄巖勢欲摧,洞門無鎖晝常開。此心不合神明者,到此應知懶入來。
千畝香風散稻花,只輸租賦更無他。任教金勒纖離好,不似藤蓑觳觫嘉。學稼者曾聞圣道,明農人豈外官家。少年也有犁鋤趣,況復如今兩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