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宣州后堂壁四首 其三
翠樹陰陰晚雨回,江山清潤絕纖埃。軍廚煮酒香初熟,更釣溪魚斫鲙來。
翠樹陰陰晚雨回,江山清潤絕纖埃。軍廚煮酒香初熟,更釣溪魚斫鲙來。
俗冗經旬漸次除,溪山似畫對幽居。
號灘流水回潮后,撼樹狂風驟雨初。
林外乍晴斜照見,巖阿欲暝積云馀。
晚來共話瓜棚下,汲井評茶興自如。
渴憶富川好,優游度歲時。
白云藏治署,蒼竹對書帷。
弈戰侵遺算,詩壇讓擁麾。
還鄉固佳況,疇昔尚深思。
冷冷清清夜,想年來,依依切切,綿情絮話。小病閑愁清到骨,記得晚妝初卸。燈影畔,玉釵低亞,幾度閑游成底事,被雙棲,燕子喃喃罵,春訊杳,月輪下。
當時鸞鏡留遺掛,不堤防,輕憐慢惜,紅飄綠謝。今日一尊花下祝,稽首慈云佛駕,只顧與,春煙并化。儂是傷心驚彈鳥,向空房,想起魂兒怕,幽夢警,遠鐘罷。
寒女生涯事可知,殘篇臨棄更題詩。
一般蠹粉飄花感,略抵離鸞別鵠悲。
乞米何心留券帖,賣珠有恨到書癡。
贏將墨沈流余麝,復此熏香展卷時。
洞遠人言接滄海,洞幽晴始見莓苔。天下颙颙望霖雨,豈知云入此中來。
野草山花夾亂流,橋邊旌旆影悠悠。即應要地無人見,可忍開時不出游?
山亭嘗自絕浮埃,山路輝光五馬來。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爐冶此中開?
瑯琊石泉清照人,里無泥沙表無塵。風翻日炙夏潦盡,古練一匹常奫淪。
石屏不見刀斧痕,石下初誰得行徑?千騎來時停管弦,月明更覺山中靜。
七言老意蒼松蟠,百金古字青霞鐫。儒林孟子先生是,墨者夷之后代傳。
解開布袋頭,縱橫得自由。
其住也無拘無束,其去也南州北州。
放牧溈山水牯牛,不風流處也風流。
文星昨夜駐江濱,
一日襟期即故人。
惆悵孤舟容易別,
桃花潭水送汪倫。
衰殘石友,盡相從劫后,磨墨磨人。整個金甌看撞碎,畫山一角偏珍。對此畸形,依然介性,戀戀劇多情。舊氈雖敝,與伊同伴寒呻。
坡老苦說無田,枯還食汝,遭際總承平。亂世全身差自幸,璧完能望陶泓。不見銅山,系囚流竄,惟有斷碑親。半圭烏玉,蟄居聊送馀生。
南林蘇合彈,西堰木蘭舟。
藻動文魚戲,花飛艷婦愁。
遙聞輕薄子,新拜富平侯。
樹背無萱草,飛蓬兩鬢秋。
夜來雪積不可料,晨起壓盡庭前花。
道松俯僂若揖客,江竹離披如倒戈。
沙頭寒重雁不起,門外日高人未過。
此時薪米不易得,晨突有煙能幾家。
暑退涼初至,登樓客思清。
魚簾橋外密,稻隴寺前平。
云起連潮色,風過帶磬聲。
佛香吹不斷,斜日射孤城。
戲海群鷗未息機,海風吹黑太陽旗。丁沽一夜奔流水,喚起征人盡意歸。
少婦樓頭日望夫,爺娘思子苦田蕪。饒歌中有無窮淚,不待成桑海亦枯。
春來無此日,午過尚如朝。
水氣亭三面,城陰柳半腰。
清歌連白舫,長笛隔紅橋。
最是歡娛地,年華覺易消。
春滿山家,看不盡、秾桃艷李芳華。一庭幽草,也自萌芽。萋萋直接天涯。看蓬蒿徑底,有薺菜、莫便嗟呀。助詩腸,任天邊秀色,深隱鳴蛙。
金勒馬嘶過處,甚無賴東風,吹得欹斜。送卻王孫,迎來彼美,班荊且進流霞。但凄涼南浦,算風景、金谷人遐。對歸鴉。露零煙繞,輕著飛花。
石遏鳴流樹壓崖,岡田級級似梯階。
波紋凈印秋光好,山氣晴和日夕佳。
十里煙霞遮古渡,一庭松菊繞幽齋。
詩筒畫本添新料,得趣時時自遣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