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盡日送聞人伯卿次家君韻
早年翰墨場,未見心已親。
筆底三峽流,胸次萬卷春。
相從未淹時,欲別故惱人。
敢賡老仙詩,索去不用頻。
早年翰墨場,未見心已親。
筆底三峽流,胸次萬卷春。
相從未淹時,欲別故惱人。
敢賡老仙詩,索去不用頻。
早年在文壇,雖未相見心已親近。你筆下文思如三峽水流般奔涌,胸中藏著萬卷詩書的才情。相處時間不長,即將分別實在讓人煩惱。我斗膽續寫老仙人的詩,你拿去不必頻繁索要。
翰墨場:指文壇、筆墨生涯。
三峽流:形容文思如三峽之水,洶涌澎湃。
胸次:心中、胸懷。
賡:繼續、接續。
老仙:可能指作者父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作者與聞人伯卿短暫相處后即將分別時所作。當時可能處于文人交流頻繁的環境,作者對友人的才華十分贊賞,分別之際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欣賞和惜別之情。突出特點是對友人才華的描寫生動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文學交流。
金堂玉室相掩映,珠簾翠箔誰褰開。
亦欲向羚羊,兼金買一方。偏宜賦鸚鵡,更可詠鴛鴦。色并黃裳美,情分碧玉香。不須鴝鵒暈,已比水巖長。
一曲新聲起鳳樓,他鄉明月易生愁。涼風裊裊吹難去,并作寒波出御溝。
科峰獅嶺恣探奇,洞里珠簾共泛卮。捉得玉龍新作浪,頓令山雨競催詩。坐看紅紫千章艷,頃刻陰晴萬壑移。便欲結廬云外賞,買山休笑遁公癡。
西湖環武林,澄澄大圓鏡。仰看湖上寺,即是鏡中影。湖光與天色,一碧千萬頃。堤徑截煙來,樓臺自昏暝。
閒看暖律幾時回,已覺陰云四面開。萬物定知春色近,三臺今引歲星來。競拈彩筆題詩句,端為蒼生祝壽杯。師保從來周召事,直須兩兩位公槐。年年燕喜倍光榮,蘭玉稱觴滿相庭。信宿尚馀元夜月,上臺卻是老人星。包荒度量侔河岳,蓋世功名在典刑。一語堪為我公壽,圣賢相與合千齡。清凈端為物外仙,經綸猶有世間緣。坐令四海渾無事,付與群生大有年。南極老人今日見,西樓明月夜來圓。吾君萬壽公同德,綠發朱顏照冕蟬。槐庭三入妙經綸,百度分明又一新。上欲無為成至治,天教難老為斯民。川涂蕩蕩初消凍,草木欣欣各自春。誰信塵埃尚羈旅,四年企首望洪鈞。上帝分明憫下民,挺生賢杰在斯辰。蓮華葉上青髯老,萱草堂前艷蕊春。盡閱搢紳歸藻鑒,頻教動植入陶鈞。古來多少調羹手,獨見緇衣有世臣。
孑然猶自恃,卜舍擬蘭皋。清許濯纖足,馥香薰羽毛。齡延欺古壽,翼展逼風高。不學丘間雉,行藏沒棘蒿。
惜哉征夫子,憂恨良獨多。浮天出鳀海,束馬渡交河。雪縈九折嶝,風卷萬里波。維舟無夕島,秣驥乏平莎。凌濤富驚沫,援木闕垂蘿。江飔鳴疊嶼,流云照層阿。玄埃晦朔馬,白日照吳戈。寢興動征怨,寤寐起還歌。晨裝豈輟警,夕壘詎淹和。苦哉遠征人,悲矣將如何。
復卦起潛龍。戊己微調未可攻。九二見龍臨卦主,神通。從此爐中次第紅。泰卦恰相逢。猛火燒乾藉巽風。煉就黃芽并白雪,奇功。還返歸坤道始窮。
章水滔滔日夜東,西山西去又千重。美人送我出南浦,舟子嘯天來北風。江月不禁邀客夢,嶺云那肯間詩筒。消將出處回天道,臺閣山林我共公。
小婦家住金陵步,門前朝暮揚子潮。采花莫采無根草,折柳須折最長條。
平生但樂迂疏趣,那得工夫計較愁。有酒便宜同客飲,無材何必為身謀。推窗玩《易》風生樹,掃石焚香月滿樓。手種西園好花竹,可人佳景足歡游。
云麓先生坐山癖,腳頭尚欠到羅浮。藏山欲作千載計,試問書成可寄不。
久別何堪老景侵,月明池館憶追尋。梅開已爽中秋約,菊綻猶存晚節心。云欲御風閒出岫,鳥如臥雪靜依林。故人未到書先到,灑埽寒齋待苦吟。
石田老人寫生手,都從觀物心中來。不須更作體物語,要使花開花便開。化工畫筆只毫發,懼泄天機不令發。紅紅紫紫數十枝,已具春秋四時法。國賓神交能此翁,小亭燕坐無言中。池魚庭草各形色,撫卷一笑披光風。二泉道人不識畫,隨處看花付清話。題詩漫欲為花評,秋草菲菲滿江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