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真寄南康錢守
憶昔姑蘇臺,實與君子別。
一別已六年,音書間何闊。
我行半天下,塵土污須發。
君亦抱艱棘,衣袂灑清血。
今日復何日,相望一山隔。
我領通玄府,乃在廬山北。
君宦山之南,兵衛森畫戟。
無由接杯酒,但可共明月。
作詩付郵筒,聊復寄消息。
憶昔姑蘇臺,實與君子別。
一別已六年,音書間何闊。
我行半天下,塵土污須發。
君亦抱艱棘,衣袂灑清血。
今日復何日,相望一山隔。
我領通玄府,乃在廬山北。
君宦山之南,兵衛森畫戟。
無由接杯酒,但可共明月。
作詩付郵筒,聊復寄消息。
回憶往昔在姑蘇臺,我與您分別。一別已經六年,書信往來稀少。我走遍大半個天下,塵土弄臟了須發。您也遭遇艱難,衣襟上灑下傷心淚。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們僅隔一座山卻難相見。我掌管通玄府,位置在廬山北。您在山的南面為官,衛兵如森列的畫戟。沒辦法一起喝酒,只能共賞明月。我作詩放入郵筒,姑且寄去這消息。
姑蘇臺:在蘇州,春秋時吳王闔閭所建。
間何闊:間隔多么遙遠,指書信稀少。
艱棘:艱難困苦。
通玄府:作者任職之地。
畫戟:有彩飾的戟,這里指衛兵。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知兩人分別六年,作者四處漂泊,友人也歷經艱難。作者在廬山北任職,友人在廬山南為官,因各自事務無法相聚,故而寫詩寄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展現了朋友間雖分隔但情誼不減的深厚情感,在友情題材的詩作中有一定的感染力。
還將短鬢受秋風,倏忽炎涼事不同。青史合居人品上,白云肯到市聲中。蕙肴蘭藉何須飽,芰制荷衣未覺窮。駟馬高車足憂患,五湖歸作釣魚翁。忍垢包羞混世塵,胸中無物只天真。平生我亦輕馀子,此日君當恕醉人。鐘乳金釵空喪志,鱸魚莼菜尚知津。中行獨復雖差晚,猶與初爻不遠鄰。
釣船移向夕陽邊,春水桃花綠滿川。一曲漁歌聊自樂,晚風休為世人傳。
歲看磯松長幾許,飄零已慣雪霏霏。貝遷底海珠璣盡,霜重林坰鴻雁稀。不惜文辭供齒頰,何曾愁病減腰圍。立錐是處甘貧賤,抱甕有心學息機。
五老峰前松蔭庭,風光清美日華明。獨游略不逢一士,時有紋枰落子聲。
東風入林閭,春事看已馥。鏡里發方華,樽中酒初綠。日將蕭灑意,靜與良辰逐。最宜檐蕭蕭,偏憐晝穆穆。撫幾攤故書,聽泉到新瀑。高歌偶當窗,什箸或村塾。往來地自偏,俯仰天如沐。畏聞剝喙聲,愁柬問事牘。惟余二三子,相尋來不速。亦知四壁空,忍使兩峰蹙。聊復安容膝,未省辭脫粟。飽食幸無事,此外百不欲。少游哀大志,老聃戒為目。每笑學弈人,所思在鴻鵠。斯言差我心,傲名非傲俗。
一寸山坳一寸田,高低巖溜接山泉。論升起稅斤稱谷,此是山城大有年。牛羊日夕下山時,出穴耽耽虎正饑。不是仁侯護羸畜,麒麟折角獍梟肥。
烏石驛中長夜,小金山下新年。淮堧蕭寺麥秋天。十載三回相見。今日漢南官舍,光陰不得留連。何時文酒再團圓。莫待白頭皺面。
竟日涼陰障暑流,炎光無力夏情柔。白云隨意青峰上,半作春容半作秋。
囀花黃鳥更狂癡,報得春光滿地知。千首有詩都寄子,一瓢無酒可干誰。夜來極飲花神喜,江上長歌斗柄欹。還憶舊游三兩輩,眼前今古涕交頤。
日落鐘鳴霜樹紅,悲鴉作隊逐西風。萍蹤散亂投青靄,野陣糊涂布遠空。歸路依稀官柳外,人家黯淡暮煙中。黃昏漸到枝頭寂,露腳斜侵古木叢。
時至鮮枯林,朱蘭被長坂。臨嶠覿賢跡,停楫暫游衍。靈雨吐葛花,桕葉巳復展。佳哉溪上邑,流峙亙而緬。岑岑徐巖秀,飛泉灑丹巘。巖亭交景風,裾帶時自卷。居高乃慮孤,涉歷悟攸遣。枚枚三陸宮,千秋竟茲顯。
旭日升東林,初照星溪水。晴光散彩云,馀影亂成綺。隱映桃花潭,杳霧武陵水。韋齋有精廬,空山何處是。
先生考滿家尚貧,十年坐見淮山春。一官今來未得意,匹馬東還喜拜親。君家世業多文獻,堂上儲書萬馀卷。腹中瑯玕不自矜,宛西騏驥令人羨。承恩今復教吳中,祿薄官卑道益崇。銅墨相逢皆磬折,衣冠駢立競趨風。閩天九月秋蕭索,寒葉吹霜雁邊落。壚頭酌酒醉黃花,大堤涼月照金沙。金沙堤上愁為別,一片孤帆度江浙。若遇三衢見故人,為言白發鏡中新。
怪松篩月,聽江聲鑿岸,千秋難絕。誰使冤靈無處訴,欲拍霜崖崩缺。憐草卑微,逢秋俯仰,不免飄零劫。冷磷三兩,漫追螢子消歇。蕭寺幾杵疏鐘,生涯與夢,更點無分別。云外星芒猶炯炯,許已而今灰屑。葉聚西風,蘆推暗涌,夜氣涼于雪。行囊慵整,片帆燈火明滅。
日落長河野水昏,青山遙望下邳門。舟人謾說圯橋近,黃石于今廟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