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陵洞
黑云起我趾,白雨過山腳。
卻立朱陵洞,一望紫虛閣。
神丹吾已必,仙臂真可握。
試向靜處聽,空蒙有笙鶴。
黑云起我趾,白雨過山腳。
卻立朱陵洞,一望紫虛閣。
神丹吾已必,仙臂真可握。
試向靜處聽,空蒙有笙鶴。
黑色的云朵在我的腳下涌起,白色的雨幕掠過山腳。我轉身站立在朱陵洞前,一眼望去能看到紫虛閣。我堅信自己定能煉成神丹,真的可以握住仙人的手臂。試著在安靜之處聆聽,那空蒙的山間仿佛有笙樂和仙鶴的聲音。
朱陵洞:地名。
白雨:暴雨。
紫虛閣:樓閣名。
必:堅信,肯定。
空蒙:形容迷茫、縹緲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崇尚道教、追求長生不老的社會環境中,其自身也有對求仙問道的興趣和向往,在游覽朱陵洞等景觀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求仙的向往與自信。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道教文化的熱衷。
西街曲巷尹家莊,每到尋常把酒觴。全盛舊時如夢寐,亂離今日更凄涼。短衣關塞風霜苦,匹馬秦京道路長。往事悠悠問無處,送君安得不沾裳。
我思南澗水,秋雨漲白蘋。但見禽鳥啼,少值城市人。倚杖獨照影,幽懷寄閑身。潺潺瀉塵舊,汩汩來清新。濯纓江濱漁,洗耳潁陽真。長安多飛埃,乃復在茲辰。
海內蒼生困,看君紫綬新。天官元貴客,岳伯是詞人。云極行山目,花傷冀北神。平生膠漆意,翻恐愧雷陳。
休種江頭柳,長條空自妍。春來郎別妾,不系木蘭船。
又是春風送客時,天涯芳草獨臨岐。三年詩思蠻鄉老,千里歸心楚水知。夢斷分明聞曉角,酒醒依舊對殘棋。江生有賦無勞讀,海外魂銷與別離。細雨陰陰暗郡城,東風吹急暮潮生。別非垂老偏多淚,歸已無家復送行。一路峽猿哀旅夢,幾船漁火照離情。武陵煙水容人住,為買湖田待耦耕。
禁不起輕陰薄暮。的的蔫紅,如今何處。剩有叢蘭,楚累愁對黯無語。天寒袖薄,更何苦,留人住卻。只不勝情,怪夢后樓臺如許。辛苦。正海云東指,又逐海潮西去。幾番俊賞,都付與閑風閑雨。縱行遍芳草天涯,那便是玉郎歸路。待春水生時,試倩斷鴻回顧。
短棹沖寒落日斜,征途回首一長嗟。誰云季子貂無恙,轉覺潘郎鬢有華。紫燕銜坭知舊壘,白楊飛絮定誰家。吳山越水無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
蠅館先生心若灰,猶憐梅蘤傍墻栽。瀛洲快睹春風面,卻笑江南苦未開。
美人違去久,杳杳隔芙南。青鳥豈無信,白鵝空有潭。樽開三度醉,賦輟幾玄談。樹色秋光暮,臨風意每含。
物情競紛紜,至理自宜貫。達觀儻不融,居然見真贗。
問誰家、美醞得沾唇,頻過可淹留。有陶公辭組,陳王把卷,攜我登樓。左手《離騷》、腐史,右手酒盈甌。縱使長衰賤,也自風流。聞說易州酒味,擊筑悲歌處,絕勝南州。便釀方學得,種秫可曾收。笑生來、不諳凌雜,那一椿、家事上心頭。但知道,客來呼設,任婦為謀。
春色到人間,彩幡初戴。正好春盤細生菜。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雪霜從點鬢,朱顏在。溫詔鼎來,延英催對。鳳閣鸞臺看除拜。對衣裁穩,恰稱球紋新帶。個時方旋了、功名債。小閣倚秋空,下臨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數聲新雁,回首杜陵何處。壯心空萬里,人誰許。黃閣紫樞,筑壇開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計,只有故鄉歸路。石帆山腳下,菱三畝。
抱病荒村望欲迷,駿奔無數獨雞棲。瞻言鼕鼓何時歇,好聽農郊雨一犁。
紅蓮攜贈碧蓮堂,一本雙葩頗異常。珍重承天脅尊者,聞風晨夕是清香。
夤緣過夏又經冬,難易當知好惡同。肚里饑瘡無聒擾,堂中生炭滿爐紅。挑灰弄火非相許,闊論高談定不容。疊足跏趺描不就,眼空煙景振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