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傍偶得木犀
天公不求金,富媼不復藏。居然土同價,散作草木芳。
英英園中葵,一心傾太陽。采采籬下菊,令汝壽命康。
惟此木之犀,更貯萬斛香。雄姿傲霜雪,鱗甲森青蒼。
三賢鼎足立,正色凜相望。豈比桃李徒,紅紫紛披昌。
聊息貪者心,來上君子堂。歲晚從我游,寘汝兄弟行。
天公不求金,富媼不復藏。居然土同價,散作草木芳。
英英園中葵,一心傾太陽。采采籬下菊,令汝壽命康。
惟此木之犀,更貯萬斛香。雄姿傲霜雪,鱗甲森青蒼。
三賢鼎足立,正色凜相望。豈比桃李徒,紅紫紛披昌。
聊息貪者心,來上君子堂。歲晚從我游,寘汝兄弟行。
上天不追求黃金,大地也不再隱藏。木犀竟和泥土同價,散發著草木的芬芳。園中的葵花,一心向著太陽。籬下的菊花,能讓人健康長壽。只有這木犀,蘊含著萬斛的香氣。它雄姿傲對霜雪,枝葉如青蒼的鱗甲。木犀與葵、菊三足鼎立,莊重嚴肅地相互對望。怎能和桃李之輩相比,它們只知紅紫艷麗地盛開。木犀能平息貪婪者的心,可登上君子之堂。年末和我一同游玩,我把你當作兄弟。
天公:指上天。
富媼(ǎo):指大地。
英英:形容葵花開得繁盛。
采采:形容菊花開得茂盛。
木之犀:即木犀,指桂花。
萬斛(hú):形容香氣濃郁。斛,古代容量單位。
三賢:指木犀、葵、菊。
紛披昌:指桃李花盛開的樣子。
寘(zhì):同“置”,放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世俗追求浮華的環境中,看到木犀的獨特品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木犀的高潔品質,批判世俗的浮華。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和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木犀的魅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價值取向。
對芳樹云橫平野。舊事關心,月明樓下。幾許流年,倦懷羈思淚堪把。綠楊詩好,都莫向莓墻寫。翠葉幾回新,不奈得,閑情凋謝。日夜。望高城不見,忍念舊時游冶。殘紅玉剪,可還識、去年瓊榭。向碧樹、兩兩飛來,又商略、斜陽如畫。記花影參差,多少香塵隨馬。
荒草綠如煙,何秋不可憐。病家無客至,小犬亦高眠。開帙尋詩料,添衣缺酒錢。閉門讀莊子,秋水馬蹄篇。
差勝梁鴻廡,鷦鷯有此枝。花唯栽一樹,井日汲三時。起舞雞飛桀,行吟戶礙眉。暇中常教子,墻外亦聞詩。
身尤裊娜手摩挲,忙煞鄰家一小娥。放下連耞飛步去,綠楊堤畔聽秧歌。
蘭叟和光臥白云,賈生東畝挹清芬。何人為續稽康傳,題作楊林兩隱君。
座已升,衣已披,法作么生說。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不盡楊花吹暮春,芳醅初熟未全貧。柴門乳燕窺書卷,細雨清溪濕釣綸。八駿骨存空倚市,五羊皮棄不干人。幽蘭薜荔將誰種,擬卜青山處士鄰。
久客足塵鞅,宜聞郭外期。野航紛進楫,江路巧環規。幽鳥融春語,長松換劫枝。偶然清賞愜,不道但心知。
愁月偏高照,不與眾山齊。仰面云侵帽,低頭淚及泥。鳥聲虛曠野,虎跡印前溪。細想金山寺,寒鐘為爾凄。
細雨春岡滑,無因駐馬蹄。裘單懷后侶,風急過前溪。近寺聞魚鼓,穿林聽竹雞。田家舂正急,炊飯待鋤犁。
故里嚴霜塞外塵,回城風卷向天津。飄零數載愁生計,棲穩一枝賴仲昆。居有處,子成人,年將不惑意初伸。偶言“下崗”神情黯,未料何時及自身!
平常無事皆奇險,彼此忘機又葛藤。坐在他家平展處,腳頭腳底更棱層。
雨后鳴湍走碧溪,水聲秋意恰相宜。窺蟬螳臂方衷甲,啄蚓雞群競濟師。初月掛檐窗未覺,新涼入牖簟先知。西風早已催征棹,管領莼鱸入夢思。失驚墻外已飄黃,屈指秋來十日強。暑寇負頑猶出沒,風師未壯且翱翔。橘包捧腹微藏葉,桂蕾呈身只欠香。掃盡暮天疑浴罷,半眉淡月畫新妝。稻花經雨已脫白,楓葉未霜先借緋。入纻蚊牙千計巧,掛檐蛛腹十分肥。田翁看水攜鋤去,山婦臨炊抱蔓歸。唯有詩腸無一事,隔溪數盡暮鴉飛。
狐埋狐搰已無成,春去春來幾度登。海涌名山真幻出,酒酣看劍已塵凝。鷗陂人遠臺空在,鶯谷聲殘鳥倦應。越絕興亡俱一夢,為君同吊剡溪藤。
飄然何事出仙都,帶得煙霞映座隅。才比季方為友弟,賢如中壘自名駒。神泉豈是人間有,鴻寶曾藏枕里無。世上王孫誰可似,定從海外遇麻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