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靜堂 其一
卜筑愔愔不記年,蒲團布衲夙因緣。
一燈明滅照秋雨,殘炷有無縈暮煙。
空谷風篁自成韻,虛窗霜葉警安禪。
昔游尚記春強半,幽鳥相呼細柳眠。
卜筑愔愔不記年,蒲團布衲夙因緣。
一燈明滅照秋雨,殘炷有無縈暮煙。
空谷風篁自成韻,虛窗霜葉警安禪。
昔游尚記春強半,幽鳥相呼細柳眠。
選擇此地建房靜居已記不清過了多少年,手持蒲團身披布衲早有前世因緣。一盞孤燈忽明忽暗照著秋夜冷雨,殘香時有時無縈繞著傍晚的輕煙。空谷中風拂竹篁自然形成美妙韻律,虛窗外霜打樹葉警醒著安心坐禪。還記得昔日春日已過一半時來游玩,幽鳥相互呼喚在細柳間安然入眠。
卜筑:擇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愔愔(yīn yīn):形容安靜。
蒲團:僧人坐禪及跪拜時所用之物。布衲:指僧衣。夙因緣:前世的因緣。
炷:指香炷。
風篁:風吹竹林。
安禪:佛家語,指靜坐入定。
春強半:春已過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一處幽靜的禪房居住或游覽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在尋求一種寧靜的精神境界,禪房的清幽環境與他內心的追求相契合,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禪房的寧靜清幽以及詩人對禪意生活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寧靜、超脫生活的向往。
釵頭蝴蝶。趁舞梅邊雪。酒瀉黃縢光奪月。歲歲年年蕉葉。邊城鶯喚春歸。沙場馬到秋肥。□□熊韜虎略,換渠金甲牙旗。
江東文藻竟誰如,新綰銅章左佩魚。天上風云元咫尺,兵前草木正蕭疏。煙樓夜繞三刀夢,露冕春行五馬車。便欲修成循吏傳,即看名滿薦賢書。
兀坐松軒晚,秋因雨作聲。步檐聽不盡,呼酒對愁傾。
古洞深中別是春,煙霞為侶石為鄰。桃花流水溪橋路,恐有秦時避世人。
水共山橫碧欲流。笑他杜宇本工愁。柳頭春困偏教重,花面風親始見羞。停遠浦,過前洲。弄波掩霧并輕舟。菱歌牧笛參差起,應是人間有女牛。
寡求愿易足,久計還中林。君恩容有報,宿留未抽簪。淺謀乏經濟,流景倏頹侵。企翰羨鴻翥,俯泳愧魚沈。榮名非不勉,高坻良可歆。奈何賈生慟,又將莊舄吟。投沙乃聞古,懷春方在今。三封何所懷,懷我東南畝。方春原田秀,是時簦笠聚。杏花燦晴落,菖葉甲陰浦。泱泱云抱岑,眇眇林鳴扈。野老攜晨馌,薄醪間炊黍。安知五熟滋,但慰四友苦。日作夕還家,煙火青林下。嗟我仕易稼,窮年宦三輔。誓畢尚生累,將從平子賦。自省非大人,請事學農圃。
窗前一叢竹,青翠獨言奇。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月光疏已密,風來起復垂。青扈飛不礙,黃口得相窺。但恨從風籜,根株長別離。
容得蕭閑亦已多,敢論官綬與漁蓑。東流逝水西流日,百歲只消如此過。
心閒無緒息紛紛,看盡山頭護雪云。何事被他風月惱,詩壇隨分較功勛。
花前并劇三春興,竹下聊為六逸吟。弄艇共看新草色,開軒更坐古梅陰。幽人似隔蘭苕渚,隱客誰招桂樹林。徙倚孤亭遙騁目,高天云霧暗西岑。
清淺天河水,風波更勿疑。黃姑迎及早,織女渡休遲。烏鵲輸靈羽,蜘蛛散巧絲。汝南雞怕汝,無賴五更時。
遠山云抹半橫簪,野色昏明水淺深。庭外沉沉人不到,凜然玉雪對疏林。
清溪隱隱入門流,別館高開水上洲。日晚塘南望塘北,黃云城上幾峰秋。
籬菊初殘后,疏香忽傲霜。一枝沖臘綻,紫瑰列金房。
岧岧下邳城,浩浩河流騖。佇立思徘徊,古人今何處。船頭見青山,山下連煙樹。白鳥自幽間,雙飛背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