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三首
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風悲浮云去,黃葉墜我前。朽骨穴螻蟻,又為蔓草纏。故老行嘆息,今人尚開邊。漢虜互勝負,封疆不常全。安得廉恥將,三軍同晏眠。
高秋登塞山,南望馬邑州。降虜東擊胡,壯健盡不留。穹廬莽牢落,上有行云愁。老弱哭道路,愿聞甲兵休。鄴中事反復,死人積如丘。諸將已茅土,載驅誰與謀。
豐年孰云遲,甘澤不在早。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春苗九月交,顏色同日老。勸汝衡門士,忽悲尚枯槁。時來展材力,先后無丑好。但訝鹿皮翁,忘機對芳草。
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風悲浮云去,黃葉墜我前。朽骨穴螻蟻,又為蔓草纏。故老行嘆息,今人尚開邊。漢虜互勝負,封疆不常全。安得廉恥將,三軍同晏眠。
高秋登塞山,南望馬邑州。降虜東擊胡,壯健盡不留。穹廬莽牢落,上有行云愁。老弱哭道路,愿聞甲兵休。鄴中事反復,死人積如丘。諸將已茅土,載驅誰與謀。
豐年孰云遲,甘澤不在早。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春苗九月交,顏色同日老。勸汝衡門士,忽悲尚枯槁。時來展材力,先后無丑好。但訝鹿皮翁,忘機對芳草。
下馬站在古戰場上,環顧四周一片茫然。悲風卷著浮云飄去,黃葉落在我的面前。朽骨被螻蟻鉆洞,又被蔓草纏繞。老人邊走邊嘆息,如今人們還在開拓邊疆。漢朝和敵虜互有勝負,疆界也不總是完整。怎能得到廉潔知恥的將領,讓三軍都能安然入眠。深秋登上邊塞的山,向南眺望馬邑州。投降的俘虜去東邊攻打胡人,強壯的都沒留下。帳篷空蕩蕩,上面的行云也含著哀愁。老弱在道路上哭泣,希望戰爭停止。鄴中之事反復無常,死人堆積如山。將領們已獲封爵,驅車奔走誰來謀劃。誰說豐年來得晚,及時雨不在下得早。秋天雨水充足,莊稼已映著道路。春苗到九月,顏色同時變老。勸你這隱居之人,別再悲嘆自己的潦倒。時機到來施展才能,先后沒有好壞之分。只驚訝鹿皮翁,忘卻機心面對芳草。
但:只。
穴:作動詞,打洞。
開邊:開拓邊疆。
漢虜:漢朝和敵虜,這里泛指交戰雙方。
封疆:疆界。
廉恥將:廉潔知恥的將領。
晏眠:安然入眠。
馬邑州:地名。
降虜:投降的俘虜。
穹廬:帳篷。
牢落:空曠、寂靜。
鄴中:地名。
茅土:指封爵。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用五色土為社,封諸侯時,各取其方色土,用白茅包裹授予,稱為茅土。
衡門士:指隱居之人。
鹿皮翁:傳說中的仙人。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唐朝邊疆戰事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詩人目睹戰爭帶來的災難,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和平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戰爭和渴望和平。其突出特點是現實感強,通過描寫戰爭場景和百姓生活反映社會問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杜甫詩歌關注社會、反映民生的現實主義風格。
惟不識泥土,堆根抱玉泉。 雖離巖谷伴,也則翠千年。
北斗城高禁漏多,漢家宮殿奏笙歌。 漫教青鳥傳消息,金簡長生得也么。
憶長安,二月時,玄鳥初至禖祠。百囀宮鶯繡羽, 千條御柳黃絲。更有曲江勝地,此來寒食佳期。
江南孟春天,荇葉大如錢。白雪裝梅樹,青袍似葑田。
世間禊事風流處,鏡里云山若畫屏。 今日會稽王內史,好將賓客醉蘭亭。
平原門下十馀人,獨受恩多未殺身。每嘆陸家兄弟少, 更憐楊氏子孫貧。柴門豈斷施行馬,魯酒那堪醉近臣。 賴有軍中遺令在,猶將談笑對風塵。
雷塘春雨綠波濃,古冢寒煙蔓草空。 斜日欲沉山色近,行人無處問隋宮。
心意逍遙物莫知,山中山下識人稀。 想君絕慮離塵土,不是王喬即令威。
玉砌花光錦繡明,朱扉長日鎮長扃。夜寒不去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 遼陽月,秣陵砧,不傳消息但傳情。黃金臺下忽然驚,征人歸日二毛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長日鎮長扃。余寒欲去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 遼陽月,秣陵砧,不傳消息但傳情。黃金臺下忽然驚,征人歸日二毛生。
珠簾高卷莫輕遮,往往相逢隔歲華。 春氣昨宵飄律管,東風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勢還同舞勢斜。 坐有賓朋尊有酒,可憐清味屬儂家。
盡信書不如我書,識得個字不如忘卻個字。 九經諸子徒爾藻飾,一大藏教盡是藥方。 分明對物收稅,何用商量一葉扁舟載大唐。
誰知三隱寂寥中,因話尋盟別鷲峰。 相送當門有修竹,為君葉葉起清風。
菰蒲葉冷暮天低,斷岸舟橫水四圍。祗有一竿楚竹,未嘗容易下漁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