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報德再用前韻
幾枝藤竹醉相攜,何處千峰頂上歸。
正好臨風眺平野,卻須入谷避斜暉。
酒邊泉溜寒侵骨,坐上嵐光翠染衣。
踏月過橋驚易晚,林坰回首更依微。
幾枝藤竹醉相攜,何處千峰頂上歸。
正好臨風眺平野,卻須入谷避斜暉。
酒邊泉溜寒侵骨,坐上嵐光翠染衣。
踏月過橋驚易晚,林坰回首更依微。
手持幾枝藤竹醉意朦朧相互攙扶著,從哪座千峰頂上歸來呢。正適宜迎著風眺望平坦的原野,卻又要進入山谷躲避西斜的日光。在酒旁泉水流淌的寒氣侵入骨頭,座位上山間霧氣的翠綠染上衣裳。踏著月色過橋才驚覺天色已晚,回頭看樹林原野更加模糊不清。
藤竹:藤與竹,這里指當作手杖的藤竹。
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斜暉:傍晚西斜的陽光。
泉溜:泉水。
嵐光:山間霧氣經日光照射而發出的光彩。
林坰:樹林與郊野。
依微:隱約,不清晰。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推測詩人可能在閑暇之時,到山間游玩,沉醉于自然美景,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詩人山間游玩的經歷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生動,營造出優美意境。展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情趣,在同類寫景抒情詩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我有一池水,蒲葦生其間。
蟲魚沸相嚼,日夜不得閑。
我初往觀之,其后益不觀。
觀之亂我意,不如不觀完。
用將濟諸人,舍得業孔顏。
百年詎幾時,君子不可閑。
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
林紅葉盡變,原黑草初燒。
圍合繁鉦息,禽興大斾搖。
張羅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
瘴云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箭頭余鵠血,鞍傍見雉翹。
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寂寥照鏡臺,遺基古南陽。
真人昔來游,翠鳳相隨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貯椒房。
豈無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
羸形可輿致,佳觀安事擲。
即此南坂下,久聞有水石。
拕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
隨波吾未能,峻瀨乍可刺。
鷺起若導吾,前飛數十尺。
亭亭柳帶沙,團團松冠壁。
歸時還盡夜,誰謂非事役。
櫻桃千萬枝,照耀如雪天。
王孫?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發清香,初陽動暄妍。
妖姬滿髻插,酒客折枝傳。
同此賞芳月,幾人有華筵。
杯行勿遽辭,好醉逸三年。
邑邑何邑邑,長沙地卑濕。
樓上見春多,花前恨風急。
猿愁腸斷呌,鶴病翹趾立。
牛衣獨自眠,誰哀仲卿泣。
度拜稽首,出次于東。
天子餞之,罍斝是崇。
鼎臑俎胾,五獻百籩。
凡百卿士,班以周旋。
鵲鳴聲楂楂,烏噪聲擭擭。
爭鬬庭宇間,持身博彈射。
黃鵠能忍饑,兩翅久不擘。
蒼蒼云海路,歲晚將無獲。
美人河岳靈,家本滎水??。門承若蘭族,身蘊如瓊文。
早折青桂枝,俯窺鴻鵠群。邇來丹霄姿,遠逐蒼梧云。
有伊光鑒人,惜茲瑤蕙薰。中酣前激昂,四座同氛氳。
海郡梅霪晴,山郵炎景曛。回翔罷南游,鳴唳期西聞。
秦塞鸞鳳征,越江云雨分。從茲一別離,佇致如堯君。
不出孤峰上,人間四十秋。
視身如傳舍,閱世似東流。
法為因緣立,心從次第修。
中宵問真偈,有住是吾憂。
帝眎民情,匪幽匪明。慘或在腹,已如色聲。亦無動威,亦無止力。弗動弗止,惟民之極。
帝懷民眎,乃降明德。乃生明翼,明翼者何。迺房迺杜,惟房與杜。實為民路,迺定天子。迺開萬國,萬國既分。迺釋蠹民,迺學與仕。迺播與食,迺器與用。迺貨與通,有作有遷。無遷無作,士實蕩蕩。農實董董,工實蒙蒙。賈實融融,左右惟一。出入惟同,攝儀以引。以遵以肆,其風既流。品物載休,惟天子守。
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祿,二公行矣。弗敢憂縱,是獲憂共。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獲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則,四夷是則,永懷不忒。
隱憂倦永夜,凌霧臨江津。猿鳴稍已疎,登石娛清淪。
日出洲渚靜,澄明皛無垠。浮暉翻高禽,沈景照文鱗。
雙江匯西奔,詭怪潛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棲靈神。
洄潭或動容,島嶼疑搖振。陶埴茲擇土,蒲魚相與鄰。
信美非所安,羈心屢逡巡。??結良可解,紆郁亦已伸。
高歌返故室,自??非所欣。
碧樹鳴蟬后,煙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氣,芳草日夜黃。
夾道喧古槐,臨池思垂楊。
離人下憶淚,志士激剛腸。
昔聞阻山川,今聽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韻豈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鄉。
既涉于浐,乃翼乃前。
孰圖厥猶,其佐多賢。
宛宛周道,于山于川。
遠揚邇昭,陟降連連。
截橑為欂櫨,斵楹以為椽。
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權。
雖無風雨災,得不覆且顛。
解轡棄騏麟,蹇驢鞭使前。
昆侖高萬里,歲盡道苦邅。
停車臥輪下,絕意于神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