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諸友游山詩卷不容盡和和首尾兩篇 其一
去年尋得李家山,考卜真成屋數間。
要與青衿時散帙,閑臨碧澗共觀瀾。
詩書本說人間事,勛業休看鏡里顏。
誰識寥寥千古意,新詩題罷蘚痕斑。
去年尋得李家山,考卜真成屋數間。
要與青衿時散帙,閑臨碧澗共觀瀾。
詩書本說人間事,勛業休看鏡里顏。
誰識寥寥千古意,新詩題罷蘚痕斑。
去年尋到了李家山,經過占卜選定在此建了幾間房屋。想要和學子們時常打開書卷閱讀,閑暇時一起面對碧綠山澗觀看波瀾。詩書本來講述的就是人間之事,不要看著鏡中容顏去追求功勛事業。誰能理解這千古以來的寂寥之意,新詩題寫完后苔蘚已留下斑斑痕跡。
考卜:通過占卜來選擇地方。
青衿:原指周代學子的服裝,后指代讀書人。
散帙:打開書卷。
觀瀾:觀看波瀾。
勛業:功勛事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些人生起伏后,選擇隱居在李家山。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風氣,而詩人對此感到厭倦,從而向往一種閑適、與詩書為伴的生活,在此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看淡。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態度和精神追求。
法座初瞻戶牖間,袞衣垂處見云山。
滿斟玉酒傳宣盡,齊插宮花拜賜閑。
紅線織成庭下毯,明珠結出耳中環。
鬭雞旗底蓬蓬鼓,逐勝爭名利害關。
吾友蘇子美,聞昔許君詩。
子美今下世,令人重嗟咨。
當其不得志,泥水蟠蛟螭。
未激西海流,安可氣吐霓。
吳洲逢朱鼈,腹有百碧遺。
他時使我觀,我觀顏忸怩。
便欲焚筆硯,奈何難爭馳。
薔薇結舊蔓,夭桃種新紅。
傷根桃不死,著架蔓依叢。
要以玩芳物,亦寧負春風。
誰念太行下,移谷學愚公。
依依堤邊柳,泛泛水中舟。
舟行無遠近,柳影不隨流。
東風欲粉絮,相逐江上頭。
正見??魚來,貫條尾修修。
使斫橫刀膾,便銷千里愁。
檣端燕暫語,即飛入高樓。
樓上饒客飲,共候風色柔。
明朝同掛帆,直過南徐州。
吳地多平湖,纜柂明鏡秋。
芙蕖拂雨舷,女艇花底謳。
不羨乘五馬,卻逢羅敷羞。
此官當此時,莫憶塵中游。
虛云臨滉漾,橋勢對隆穹。
環珮佳人去,汀洲翠帶空。
橘船過砌下,蘭棟起云中。
欲問芳菲地,吳王一廢宮。
新晴殿合曉,初日霧煙中。
柳重宮腰弱,花肥粉頰豐。
渥恩君自厚,藜藿我才充。
草木欣欣發,誰知造化功。
公歸初退內朝班,馳道南頭躍錦鞍。
欲雨浮云猶復暗,背陰殘雪愈生寒。
穿槐已覺春禽語,載酒重思結客驩。
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爭唱口應干。
推天以知命,自古豈不然。桓魋及臧倉,嘗毀圣與賢。后人何蹈之,其事實好還。
君居麻源谷,學禮如鄭玄。聲名久已大,籍籍四海傳。昨因丞相舉,便謂升云煙。
朅來太學館,食貧向三年。忽懷枌榆下,歸思獨綿綿。得告許暫往,落莫求楚船。
捋髯滄江上,仰看饑飛鳶。誰識鹓雛志,閑誦莊叟篇。喜問里中兒,重到舊林泉。
洗蕩俗塵垢,焚烈跨馬韉。不向世路去,徒取悉腸煎。雞豚粗可養,禾黍亦足田。
不慙莎衣蟲,以葉自包纏。及其飽滿時,曷異冠貂蟬。君意我強寫,雖慕何由緣。
省樹高槐雪壓條,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棄明珠學緯蕭。
漸老但知貧賤樂,向來徒用歲時銷。
新年不管魚龍躍,安得乘風入剡樵。
君嘗謂我性嗜酒,又復謂我躭于詩。
一日不飲情頗惡,一日不吟無所為。
酒能銷憂忘富貴,詩欲主盟張鼓旗。
百觚孔圣不可擬,白眼步兵吾久師。
君多賜壺能以遺,向口滿碗傾玻瓈。
醇釀甘滑泛綠蟻,從此便醉醒無期。
既以樂吾真,亦以泰吾身,莫問今人與古人。
驅車入蜀時,有弟母不往。
留婦侍母傍,以子囑婦養。
昨得閶門書,婦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棄官提轡鞅。
東馳三千里,鬻馬求吳槳。
吳槳速如飛,歸來拜堂上。
堂前去時樹,已覺枝條長。
豈無懷抱感,為壽酌春醠。
梁王吹臺側,五月多荷花。
荷開對翹鷺,吳客還思家。
家在水中城,四面如鋪霞。
焉能長相守,千里獨起嗟。
補官東海上,物景莫言賒。
世人作肥字,正如論饅頭。厚皮雖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嘆中絕,今將五十秋。近日稍稍貴,追蹤慕前流。曾未三數人,得與古昔儔。
古人皆能書,獨其賢者留。后世不推此,但務于書求。不知前日工,隨紙泯已休。
顏書茍不佳,世豈不寶收。設如楊凝式,言且直節修。又若李廷中,清慎實罕侔。
乃知愛其書,兼取為人優。豈書能存久,賢哲人焉廋。非賢必能此,惟賢乃為尤。
其余皆泯泯,死去同馬牛。大尹歐陽公,昨日喜疾瘳。信筆寫此語,謂可忘病憂。
黃昏走小校,寄我東郭陬。綴之輙成篇,聯以助吟謳。
稽古逢堯舜,鏘金侍冕旒。
生員尊鄭學,子舍預夔謀。
翰苑事猶著,岱宗魂已游。
無情是天地,玉樹掩蒿丘。
天啟文明泰運興,漢庭來召魯諸生。
我嬰世網空投老,君向容臺早著名。
水闊風高鵬翼健,沙干云暖馬蹄輕。
歸來衣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