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何靖山人隱居
門外鋪寒水,墻頭立好山。先生忘勢利,高隱寄中間。鳧鶩應同樂,煙云已共閑。幾時能少暇,攜酒到松關。
門外鋪寒水,墻頭立好山。先生忘勢利,高隱寄中間。鳧鶩應同樂,煙云已共閑。幾時能少暇,攜酒到松關。
忽聞射獵出軍城,
人著戎衣馬帶纓。
倒把角弓呈一箭,
滿山狐兔當頭行。
豈肯閑尋竹徑行,卻嫌絲管好蛙聲。
自從煮鶴燒琴后,背卻青山臥月明。
山夫留意向丹梯,
連帥邀來出藥畦。
常見浙東夸鏡水,
鏡湖元在浙江西。
坐臥兼行總一般,
向人努眼太無端。
欲知自己形骸小,
試就蹄涔照影看。
自道風流不可攀,卻堪蹙額更頹顏。
眼睛深卻湘江水,孟陽死后欲千載,猶在佳人覓往還。
昔人有玉碗,擊之千里鳴。
今日睹斯文,碗有當時聲。
行似針氈動,
臥若栗球圓。
莫欺如此大,
誰敢便行拳。
上元官吏務剝削,
江淮之人皆白著。
蟬眼龜形腳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趨。
如今饤在盤筵上,得似江湖亂走無。
綠羅裙下標三棒,
紅粉腮邊淚兩行。
叉手向前咨大使,
這回不敢惱兒郎。
早知太守如狼虎,
獵取膏粱以啖之。
有個將軍不得名,
唯教健卒喝書生。
尚書近日清如鏡,
天子官街不許行。
白在東都元已薨,
蘭臺鳳閣少人登。
冬瓜堰下逢張祜,
牛屎堆邊說我能。
未到桃源時,長憶出家景。
及到桃源了,還似鑒中影。
姓李應須禮,言榮又不榮。——僧法軌
身長三尺半,頭毛猶未生。——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