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二徐先生墓
道學傳千古,東甌說二徐。
門清一壺水,家富五車書。
但喜青氊在,何憂白屋居。
我懷人已遠,揮淚表丘墟。
道學傳千古,東甌說二徐。
門清一壺水,家富五車書。
但喜青氊在,何憂白屋居。
我懷人已遠,揮淚表丘墟。
道學傳承千古,在東甌地區人們都傳頌著二徐先生。他們家門清正,如同只有一壺清水般簡樸,家中卻藏有豐富的書籍。只欣喜家族傳統仍在,何必擔憂居住在簡陋的房屋。我心懷敬仰,可先生們已遠去,只能揮淚在他們的墓前表達哀思。
道學:指儒家的道德學問。
東甌:古代地區名,這里指二徐先生所在之地。
一壺水:形容生活簡樸、清正。
五車書:形容藏書豐富。
青氊:指代家族傳統、基業。
白屋:指簡陋的房屋。
丘墟:指墳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二徐先生在當地以道學聞名,有較高的學識和品德。詩人可能聽聞或了解二徐先生的事跡后,前往他們的墓地拜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重視文化傳承和道德學問,二徐先生是這種文化精神的代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二徐先生的敬仰與緬懷。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簡潔質樸的語言展現人物形象和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對道德學問傳承者的尊重和對傳統文化的推崇。
政報朱轓起,旋驚丹旐歸。
死生何忽忽,聞見悉依依。
獻納名元在,吟哦事已非。
清風端可繼,黃發獨成違。
論文傾滿座,嗜酒見天真。
舊愜李君馭,今懷王翰鄰。
歡情知老大,詩話倍清新。
莫作懸車念,滔滔且問津。
五色旗飄古象坊。馬龍車水忒匆忙。為言軍國費平章。
遺恨那堪重記取,空聞揖讓說黃唐。議郎終是怕兒郎。
眾樂亭前月滿洲,
雨馀風靜正中秋。
桂華冷射千尋碧,
十頃湖光爛不收。
風急雁聲遙,
懷君酒一瓢。
吟情臨皓月,
離思壓秋潮。
大澤書來遠,
丹臺葉亂飄。
云帆三百里,
夜夜夢難消。
西湖萬頃,樓觀矗千門。春風路,紅堆錦,翠連云。俯層軒。風月都無際,蕩空藹,開絕境,云夢澤,饒八九,不須吞。翡翠明珰,爭上金堤去,勃窣媻姍。看賢王高會,飛蓋入云煙。白鷺振振,鼓咽咽。
記風流遠,更休作,嬉游地,等閑看。君不見,韓獻子,晉將軍,趙孤存。千載傳忠獻,兩定策,紀元勛。孫又子,方談笑,整乾坤。直使長江如帶,依前是、□趙須韓。伴皇家快樂,長在玉津邊。只在南園。
鐵馬顫樓陰。風撼疏林。荒煙滿地亂蛩吟。街鼓迢迢更漏轉,月色將沉。
何處搗寒砧。搗碎秋心。天邊孤雁遞哀音。啼徹城烏雞動野,好夢難成。
薰風南苑翠斿回,
處處連云暮色催。
夜火輝煌盈帳幕,
離宮長待萬幾來。
余幼好奇偉,不畏俗子詈。食其雖儒冠,仲翔有高氣。偪側閭里中,恥顧蝸蚓餌。長懷千載友,寧論一室事。弱齡經喪亂,樓船管書記。老彭曾競走,壯王時并騎。不能從俯仰,頗復多慢易。尚枉孟公留,甘作楊津避。忽逢長沙友,邀共泉陵轡。飽看山水歸,窮途亦高致。隴西開幕府,陜南佇儒帥。中道有分張,微材免瑕累。梁公實桓桓,膽氣固少二。抗手杯酒間,披肝野營次。大江平若席,酣臥有余地。諜報群撚來,早市纏妖燧。深宵呼起起,草檄不成睡。尚想九真役,兇徒俄蟻萃。元戎空瞋目,老將或垂淚。飛炮鳴我前,高唱倚薄醉。突圍走天門,道左紛賊幟。湖橋中夜斷,縱馬泅更墜。移軍蘄水縣,張幄孤峰翠。炙背當驕陽,披襟逐涼吹。習勇喜觀陳,受降甘報使。蹴踏骸骨場,見慣了不異。顧慚百煉質,庶獲一割利。何期忝高科,謬得陪清位。低心就繩墨,眵目覷文字。肉食遠謀虛,頭銜流俗貴。悠悠世事改,冉冉頹年至。方隅空砥平,瀛海競鼎沸。我如祖士雅,時有聲警寐。又似曹景宗,尚憶火出鼻。事愿每自違,身世已無系。由來撫髀嘆,不溷洗耳志。艱難況飽歷,生死久慭置。天公不見收,水伯亦屢棄。長歌射虎山,奮袖啼猿寺。悠哉復游哉,終已快吾意。
誰割棧云青?
移來大劍形。
雙扉開絕壁,
一線走滄溟。
鑿破疑鬼斧,
削成煩巨靈。
但有飛鳥外,
積鐵插空冥。
紫燕重來日,青春欲半時。泥融巢未葺,風細語還遲。豈戀華軒穩,應懷故主知。夙心異蜂蝶,冷煖逐花枝。
對語音還滑,幽飛態自生。樓檐營壘易,舞席落花輕。皎月莊姜恨,回風漢后情。等閑春意滿,哺子巳雙成。
天倫父命未分明,
又值商辛歷數更。
才智云興方應運,
黃農歌罷已捐生。
西山岫聳當年綠,
灤水波流萬古清。
野曲至今傳牧豎,
悽哀如聽采薇聲。
十月南風不受呼,
須將短日赴長途。
僧鐘已及午時飯,
官舫才過丁字沽。
新月此回真見汝,
故鄉何處尚遲吾。
關河百里南來雁,
欲問平安有字無。
收拾眉尖眼尾情。當筵相見便相親。偷傳翡翠歌中意,暗合鴛鴦夢里身。
云態度,月精神。月流云散兩無情。覺來一枕凄涼恨,不敢分明說向人。
十載金門共爾趨
今聞矍鑠老姑蘇
太丘鄉行康成學
誰信名儒在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