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敬甫弟赴省試
阿連明日去觀光,鶴發今年喜倍常。
船里萬端須過慮,客中無事不周防。
三經訓詁勤繙閱,一紙平安數寄將。
反復庭闈千萬意,早收名第獻高堂。
阿連明日去觀光,鶴發今年喜倍常。
船里萬端須過慮,客中無事不周防。
三經訓詁勤繙閱,一紙平安數寄將。
反復庭闈千萬意,早收名第獻高堂。
弟弟明天就要去京城參加省試開闊眼界了,我這白發之人今年格外歡喜。在船上要考慮到各種事情,在外客居要處處防備。要勤奮翻閱儒家經典的訓詁注釋,要經常寄來平安家書。家中父母有千言萬語囑托,希望你早日考取功名獻給父母。
阿連:南朝宋謝惠連,為謝靈運之弟,靈運愛之,常稱“阿連”,后因稱弟為“阿連”。
觀光:到京城或名勝之地游覽,此處指去參加省試。
鶴發:白發,指詩人自己。
三經:指儒家的三部經典,不同時期所指不同。
訓詁:對古書字句的解釋。
繙閱:翻閱。繙,同“翻”。
庭闈:父母居住處,借指父母。
這首詩應是在弟弟去參加省試前創作。在古代,科舉考試是文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家人對參加考試者寄予厚望。詩人可能因弟弟有機會參加省試而感到欣喜,同時又擔心弟弟在外的生活和考試情況,于是寫下此詩表達關懷與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弟弟赴考并表達期望。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它反映了古代家庭對科舉的重視,在文學上展現了親情與勵志的主題。
圖書羈旅次,天地有孤舟。砧杵千家月,關河一雁秋。寒鐘疏倦枕,鄉夢繞青樓。兩鬢搔蓬短,何為學壯游。
九日樓前客令新,黃花愛酒不饒貧。勸君火急交詩課,才到明朝罰主人。
常州草蟲天下無,可憐枉卻許工夫。濛濛拂拂沙灘艇,別是荊溪煙雨圖。
明明漢月空相識,道路只今多擁隔。去住彼此無消息,時獨看云淚橫臆。豺狼喜怒難姑息,自倚紅顏能騎射。千言萬語無人會,漫倚文章真末策。
又結名山半日緣,水窮云起意如禪。老僧亦解酬佳節,叢菊為人生晚妍。便借月明成小聚,卻從今夜感中年。弟兄猶是東西屋,如此江山也醉眠。
竹山山下黃隱君,買山種竹謝塵氛。涼陰匝地日難掃,清籟滿天時復聞。蟄龍未奮葛陂水,鳴鳳空隔蒼梧云。最喜林霏春雨歇,班班稚子總成文。
習靜天常見,居深路近通。陰階垂葉露,空院長春風。
秋半晚涼新,空庭迥絕塵。共看今夜月,況是故鄉人。展席聊呼酒,烹魚底用莼。清光千萬里,隨處可相親。
阿里、侯賽因,子胡為乎生。子年二十年十八,子胡為乎生而只得此齡。阿里、侯賽因,子胡為乎生。子胡為乎生乎此地,使我既見汝之生,復見汝之死。使我不見汝之生子,乃見我之死子。阿里、侯賽因,我胡為乎生子。穆罕默德,子胡為乎生。子胡為乎生于十二年前之事,復死于十二年后之事。穆罕默德,我胡為乎生子。我胡為乎生子于此時,子胡為乎生死乎此時。阿比德,子胡為乎生。子之所生無不死,子胡為乎生而不死。
新篇落筆遞酬賡,不放秋天幾日晴。只有未齋新例好,且教風雨暫停聲。
一雙燕子語簾前,病客無憀盡日眠。開遍杏花人不見,滿庭輕雨綠如煙。霏微細雨不成泥,料峭輕寒透夾衣。處處園林皆有主,欲尋何地看春歸。
林壑郁重重,危闌俯萬松。亂花穿暗水,疏竹漏晴峰。遠火緣溪棹,斜陽過嶺鐘。招攜出蘿徑,踏破白云蹤。
麗景旁相映,庭空水一灣。借廡通竹徑,留石讓松關。客遠定須到,詩卑必痛刪。暗香浮澗外,恍若在深山。
贈君留侯跽履幽渺之遺編,侑以文昌示像夭驕之飛鸞。雨公往者為時出,蒼姬再造炎劉端。浮漚變化不離世,而我未見徒長嘆。世人欲學不死訣,強以體殼留神丹。豈知英槩自不死,明月照海秋空寒。前身孝友侯者仲,后身忠憤人書韓,君胡為乎云山之間。云山之間七十一峰,下有七曲橫江子房赤松。乖崖雪后鷹,希夷霞外鴻,又何必華山白云千里萬重。攜吾書兮吾山中,爾從兩君兮或往或來躡層冰而把芙蓉。
頭田亂插白紅牌,翁媼相看不敢猜。十八年愁今日散,愛民使者檢荒來。三載徒勞三載過,旁人休笑拙催科。浙西盡有荒閑地,不似松江分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