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洞
君言洞好定非虛,只恐詩佳洞不如。
兩腳若能隨杖屐,一生何用更軒車。
聽風聽水縱橫說,隨醉隨醒爛漫書。
不解九重城里路,有人塵土化衣裾。
君言洞好定非虛,只恐詩佳洞不如。
兩腳若能隨杖屐,一生何用更軒車。
聽風聽水縱橫說,隨醉隨醒爛漫書。
不解九重城里路,有人塵土化衣裾。
你說風水洞景致好,想來定不是虛言,只擔心我的詩寫得太好,讓洞景都比不上了。要是雙腳能跟著拐杖和木屐去游覽,一生又哪還用得著華貴的車馬呢。聽著風聲水聲隨意地談論,時而沉醉時而清醒盡情地書寫。那些不懂得去探尋風水洞這般美景,被困在九重城闕道路上的人,衣服都被塵土弄臟了。
杖屐:拐杖和木屐,代指游山的裝備。
軒車:有帷幕的車,古代大夫以上所乘,后泛指貴官所乘的車。
九重城:指京城,皇宮深邃,故云九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常寄情山水。此詩可能是友人向他推薦風水洞,他由此想象游覽之景,借詩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生活的超脫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對塵世的超脫。特點是語言自然,對比鮮明。在蘇軾眾多詩作中體現了他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思想,豐富了其詩歌的思想內涵。
地近虞山湖水清,蟹肥南漍喜稱名。特殊風味黃花節,對酒持螯樂品評。
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豈意天不絕,生男始為父。且免散琴書,敢望大門戶。萬事盡如此,何用過憂懼。
秋風匹馬向山巔,萬仞躋攀欲到天。紫水望通瓊管外,白云招近玉臺邊。閑隨老鶴尋丹壑,懶向殘僧問白蓮。壞壁不堪留杰作,奚童歸背滿新篇。江湖浪跡幾星霜,拂袖歸來覓上方。行廟有碑昭大節,老松無葉庇僧廊。三江遠遠通熊海,萬室鱗鱗奠古岡。蘭蕙深林窺不見,好風時為薦幽香。山巔同岸玉臺巾,來作玉臺天上人。松日熹微猶弄影,竹風蕭颯自清塵。尋真絕頂星壇舊,訪古臨崖廟貌新。丘壑風流須我輩,清歌聊爾慰山神。
鴨頭新水碧波澄,客思春潮總不勝。行過平湖三十里,滿堤煙柳是江陵。
酒人攜手是山嵇。正道百花齊。一叢看花人去,個個換春衣。石屏外,畫橋西。俯煙溪。一春麗景,滿院笙歌,忙了黃鸝。
絮被蒙頭曉日高,厭聞處處殺官曹。古人言盡致禦術,今日興言盜是招。
香帶芙蓉露氣多,暖光融媚上顏酡。虛教日莫成遐想,攜向銀塘答艷歌。掌上琉璃綠霧輕,茂陵何處乞金莖。情知不似蓮花味,別是將軍醞籍生。
徒有千秋意,無由質古人。此生良可惜,他日得誰論。乾鼠藏多秘,飛龍好必真。等身書卷在,糟粕厭空陳。
菊之華兮,皓衣黃裳。菊之色兮,金玉其相。靜言晤兮,曷能其忘。
暮年此出重何功,相悉寅僚意許同。默有生全培帝德,薄存仁厚贊周風。麗天星斗心懸北,浹月官河路轉東。沒首平反馀系念,不禁衰颯對秋蓬。待罪公曹夢許驚,率先時共贊無刑。繩違如例施操縱,沖決何情易重輕。三典敢忘天地德,一心真欲鬼神盟。爽鳩千古憑誰嗣,直到蘇公始姓名。
征鞍乍整,暫徘徊分手,驛橋楓葉。十載灞陵高臥穩,戀闕此心常北。玉勒朝天,金門據地,雙眼今還白。笑看賭墅,莫教屐齒輕折。漫說五岳堪游,二疏同去,拂袖匆匆別。大隱君門誰得似,煮就芝田丹石。揚子休嘲,稚圭莫誚,早定千秋業。叮嚀猿鶴,疏林依舊霜月。木蘭庭榭,值主人招客,月弦春仲。寒食東風,開小苑、共傍曲池觴詠。柱史仙才,元龍豪氣,更有悲秋宋。佳辰雖再,勸君痛飲須縱。人生聚散亡何,少年走馬,向銅街爭控。而今齊溷酒徒中,忼慨樽前如夢。市上吹簫,城頭擊筑,再鼓漁陽弄。揮杯未落,飛花亂撲春甕。沉沉小院,任梨花冷落,一春長閉,病入眉尖,紅一抹、不斷如絲微氣??诶锖?,心頭帶苦,可似青梅味。那知薄幸,惱人故把書寄。最是雙雙燕子。巧語雕欄,少個人同倚。枕畔樽前都是夢,往事總休提起。為恁香消,因誰帶減,難道無情意。待伊試問,只愁明日還未。
乾坤掃陰霾,晴色敞幽谷。山川薦秋容,奇秀若可櫝。千巖寄一筇,萬里付雙目。行行翠煙中,日與清景逐。
中秋賞月稱佳節,餅以象形價倍增。百果名繁多種類,家家供獻勝紅綾。
峽江春水碧如油,楚客來時又泛舟。煙雨一帆三月暮,子規聲里過歸州。
撩衣閒過竹閒亭。嫩日倚疏欞。玉琴幾聲凄切,正是訴衷情。新翠箔,水精屏。雨初晴。玉蘭花外,寂寂人稀,水繞芳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