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讀秀野劉丈閑居十五詠謹次高韻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繩削是所愿望 拙政堂
驥足寧同曳尾龜,青山終是費心期。
陶公歸去有余樂,潘令閑居不足追。
自笑十連非所慕,未應三徑苦無資。
明朝謾擁朱輪去,猿鶴咨嗟政爾為。
驥足寧同曳尾龜,青山終是費心期。
陶公歸去有余樂,潘令閑居不足追。
自笑十連非所慕,未應三徑苦無資。
明朝謾擁朱輪去,猿鶴咨嗟政爾為。
良馬的腳步怎會同拖著尾巴的烏龜一樣,青山始終是我內心所期盼的。陶淵明歸隱田園有很多樂趣,潘岳的閑居不值得去追慕。我自嘲多次任地方官并非我所向往,不應說因缺少錢財而不能歸隱。明天我還是要坐著官車離去,讓山中的猿猴和仙鶴為此嘆息。
驥足:比喻有才能的人。曳尾龜:典出《莊子·秋水》,比喻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
心期:心中的期望。
陶公:指陶淵明,他辭官歸隱,寫下許多田園詩,表達歸隱之樂。
潘令:指潘岳,他寫有《閑居賦》,但他的閑居并非真心。
十連:指多次擔任地方官。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朱輪:古代高官所乘的車。
猿鶴咨嗟:化用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猿鶴對假隱士出山的不滿,這里指對自己不能歸隱的嘆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雖為官,但內心向往歸隱田園。可能是看到官場的種種,對比陶淵明等隱士的生活,從而引發了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對歸隱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仕隱之間的矛盾心境,向往歸隱但又因現實不能實現。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對比和典故,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心態。
寺頂光搖倚碧霄,曾逢仙侶坐相邀。
雕臺抱日自突兀,寶地堆云何岧峣。
草色欲紉湘水佩,松聲疑弄浙江潮。
莫言一別空追憶,命駕尋僧興未消。
襆被繭云窩,清虛四天照。門前乘興來,或有王郎棹。
斗室羅尊彝,名香坐中發。何處佳人過,援琴鼓白雪。
虛齋植薝卜,香氣何繚繞。一路聞棋聲,琤琮出花杪。
千頃竟何為,萬竿復何處。居然五畝園,獨領浣花趣。
朗吟池上篇,搆此數椽屋。禽魚互親人,恍惚見濠濮。
方池六尺脩,為深劣加丈。游魚不畏人,潑剌清波上。
何年卜此居,恍入子真谷。一徑懸飛蘿,孤亭吐喬木。
堂上三千賓,堂中六一叟。無日不開花,無時不攜酒。
翠幰何亭亭,朱霞亦濯濯。周遭十二闌,飛香透簾幕。
敲棋坐明燭,微風動清夜。遲我同心人,落花滿亭榭。
高臺四無人,嘯聲墮林樾。彷佛羅浮仙,空山弄明月。
亭亭風霧中,琳瑯自成圃。何言對此君,大業在千古。
少小不相識,緣師起相思。毅然請獨行,隨身破衲衣。崎嶇七千里,出塞致書詞。見書兼見汝,見汝如見師。我來八九年,是日一展眉。
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綏綏。凍手解皮囊,短札外無馀。主人敬愛客,燒泉夜圍爐。遂罄鄉國語,一一與淚俱。或爾強歡笑,或自簡殘書。談道欲抗昔,言詩每起予。得句必朗詠,時驚山鬼呼。
寒臘亦易過,從予策蹇驢。遍視新流人,兼履舊邊隅。一聞西岳言,躍躍動衣裾。爰登千山頂,翹望醫巫閭。分題寫怪石,摘食盡野蔬。冰解梨花落,興盡春已徂。
扶杖過金塔,寺小足安居。況復主人賢,善謔禮無拘。經夏復經秋,涼風滿庭除。忽憶匡山期,掩卷賦歸與。嚴命難再淹,令我立躊躕。
言別多哽咽,況我大漠中。我身如斷梗,爾身亦飄蓬。相聚雖一歲,恍惚數夕同。爾留已多恨,爾去更何窮。秋風振高林,落葉分西東。雁飛不成隊,菊開不成叢。
作書報汝師,兼上老人峰。平安復平安,把筆心正忡。收拾舊布囊,新詩疊重重。臨行不敢泣,各自慘心容。河凍不能俟,言寄海舶中。仰看鶴路直,俯視鯨波重。千里在呼吸,一杯浮虛空。日星掛眉睫,灝氣蕩心胸。禁聲莫高吟,恐或驚鼉龍。
且喜免霜雪,其如多風波。知爾能自信,風波奈爾何。因再整麻履,還向薊門過。京塵猶漠漠,京闕尚峨峨。此地惟貴游,孤缽莫蹉跎。
乞食過東魯,斂策入白門。白門我久游,故跡應尚存。板橋通秦淮,高樓近長干。雖無鐘山松,雨花可盤桓。舊識如相問,休言雪窖寒。
稽首棲賢老,百拜華首臺。少病復少惱,步履永康哉。月缺必復圓,鶴去必復回。時序有循環,雪消春水來。愿言各加飧,毋重念不才。
朱戶銅鋪倚碧潭,小樓清絕壓城南。明姿喜向花梢見,幽怨宜來竹下譚。竊藥素娥偏耐冷,司花嬌女半緣憨。仙家合住煙霞外,金屋藏渠也不堪。
料峭新寒快雪晴,紅綿香襪制初成。爐熏那及郎心暖,蠟照偏知妾影清。風雨不磨金石契,黃昏頻候剪刀聲。庭梅開否親來探,又得身前一度行。
狂眼蕭郎愛亂頭,泥人雙照鏡中羞。窗間忽度何人影,壁后難遮好客留。商略僅完雙鬢樣,端詳未竟兩眉修。無由妝罷還教見,試傍墻東一倚樓。
作計如炊在劍頭,淺嘗滋味透嘗愁。讒唇激浪稽千尺,妒眼成城繞一周。歡態每來驚處好,奇功端合險時收。閑情定屬英雄事,未許凡才畫一籌。
昨夜香迷畫燭樓,并頭雙影在銀甌。枕棱墜髻教郎綰,衣鈕零珠倩姊收。酒暈暗騰烘玉頰,睡情才上滟星眸。曉堂重見矜嚴甚,回憶狂歡似夢游。
經過聲影自沉潛,何意金堂驟有嫌。忍淚笑言終脈脈,低眉羞恨只厭厭。情迷那喚江郎覺,酒政何堪石尉嚴。私幸向來幽寂慣,鎖窗應自耐拘鉗。
漏泄幽歡異國香,含凄重過暫商量。嬌癡迸淚猶遮掩,哽咽陳詞未細詳。自信丹誠終不沒,忍言風雨但相望。韓憑死遂雙飛愿,羞學偷生說斷腸。
心期舊矣合歡新,蔗尾才嘗味已珍。膽小易驚還易喜,眉彎宜笑更宜顰。未形猜妒思猶淺,肯露嬌嗔愛始真。作計惱伊嘗試看,自慚終近薄情人。
為伊寥落為伊忙,風雨憂愁一半妨。夢后枕衾攤落月,歸來衣袖糝繁霜。黃昏作客佯辭醉,白日逢歡痛忍狂。一任茹荼甘若薺,不煩傳訴與蕭娘。
瓊枝何必問根芽,織席寒門產麗華。寂寞巖阿輝夜玉,幽荒籬落燦仙葩。雪天宜主曾同被,溪水夷光舊浣紗。一笑會登歡掌上,乘風珠唾落煙霞。
夢亦齊莊非矯戾,
病猶溫習見操存。
生柴參后千馀載,
恍似同時及圣門。
相慕。無雙女。當日尚書先曾許。
王郎明俊神仙侶。腸斷別離情苦。
數年睽恨今復遇。笑指襄江歸去。
山曉月初上,江鳴潮欲來。
壯歲多感憤,果然遭變遷。
蒼狼嗥我后,白虎嘯我前。
出門視天地,日月更黃玄。
我生悵已矣,世途何望焉!
抱有殷、周器,餓與溝壑填。
薇蕨甘如飴,夫豈飲盜泉!
韜晦陸沈間,蟄龍思九淵。
壯心時一露,牖下銘燕然。
鐘陵路。鎖翠靄、黯黯蘅皋暮。蕭然散髻斜簪,應是煙鬟閣主。
浮名蠛蠓,都不記、炊粱夢游處。十年來、詩酒逢場,霸才何減龍虎。
嫖姚顧誤風流,憑攜取、纏身錦隊腰鼓。不見吾狂君休恨,仍一醉、八風起舞。
看東去、江流日夜,和金縷、高歌莫自苦。怕吳騷、芬響銷沉,江南事誰賦。
四海舊知識,亂來俱白頭。
時聞一人死,身復幾年留。
相遇長安市,頻驚□尉侯。
胸中皂白事,夢逐杞天休。
宰相當年怡老堂,云仍七葉守青緗。
成弘盛世思元老,晉宋新亭滿夕陽。
蕉葉雨斜侵硯幾,藤花風細落書床。
推君逸少兼摩詰,文藻東吳獨擅場。
讀書讀心不讀跡,以言易言竟何益。
射弓射志不射箭,以力假力何足羨。
因蹄得兔蹄安用,以虎視石虎則中。
設科取藝良已拘,分毫得失如摴蒱。
微官況復多繩墨,千里思馳困羈勒。
生女嫁屬他人屋,生男不出出許國。
堂堂八尺無創瘢,如斗金印梔蠟顏。
一條秋水持贈君,腰間愿看生風云。
君不見唐家將相婁師德,也曾應詔紅抹額。
撾鐘飲酒皆兒嬉,握拳透爪真男兒。
前津風色惡,
斷岸寄孤艇。
輸他田舍翁,
午酲猶未醒。
菘芥可菹芹可羹,
晚風咿軋桔槔聲。
白頭孤宦成何味,
悔不畦蔬過此生。
慶歷推英杰,龍圖景大賢。少思天下任,老至四夷傳。
熏德吳風外,徵文洛學前。人師真百世,社祀遷千年。
緬昔孤如綆,登朝直似弦。垂簾誡宮閫,專柄斥樞銓。
奮舌天心正,噆膚黨議偏。賜環仍待制,筦鑰又從邊。
地辟橫山壘,師承好水川。靈胸羅甲盾,蕃落靖戈鋋。
卒踐三臺重,終持十事堅。志伸恢舊典,遇短謝時權。
育士開黌序,收宗設義阡。一莊風自古,五世澤猶延。
祠額咸淳創,碑銘至正鐫。蒸嘗歆格遠,榱桷塈涂鮮。
舍菜羞蘋藻,翻經謁幾筵。衣冠標正大,鐘鼓震愚顓。
長白書堂錄,天章館閣編。萬言何慷慨,六籍本搜研。
要識為梁棟,須從忍粥饘。名高遷謫里,憂極治平先。
忠孝還詒子,精誠儼在天。蘇胡開禮樂,夔契詠詩篇。
舊宅寒松偃,亭園老杏妍。披圖一回首,古色照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