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侍郎 其二
漕河水入漢江流,逆浪吹鄰上比州。
為送新篇歸峴首,亦知舊蔭滿沙頭。
每思吾道長城在,常喜斯民命脈留。
圣宋卜年周十倍,須公同住八千秋。
漕河水入漢江流,逆浪吹鄰上比州。
為送新篇歸峴首,亦知舊蔭滿沙頭。
每思吾道長城在,常喜斯民命脈留。
圣宋卜年周十倍,須公同住八千秋。
漕河的水流入漢江,逆浪推動著船駛向鄰州。為了送新的詩篇回到峴首,也知道舊日的樹蔭布滿沙頭。常常思念著我們的道有像長城一樣的依靠,也常為百姓的命脈得以留存而欣喜。圣明的宋朝國運比周朝長十倍,需要您長壽活到八千歲。
漕河: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運的河道。
逆浪:頂著波浪。
比州:鄰州。
峴首:山名,在湖北襄陽南。
舊蔭:舊日的樹蔭,可能象征舊有的庇護等。
吾道:這里指儒家之道等某種理念、主張。
圣宋:對宋朝的尊稱。
卜年:本指占卜預測統治的年數,后泛指國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宋朝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與楊侍郎關系較好,楊侍郎可能在當地有一定的功績和影響力,詩人為送詩給他而作此詩,表達對他的贊美和對國家的美好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楊侍郎對道的堅守和對百姓的貢獻,同時表達對宋朝國運的樂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國家、人物的態度。
瀉珠曳玉兩馀天,浴出蓮花分外妍。十二碧闌人倚遍,夜涼如水月如煙。
耕破威音那畔田,向來荒草不知年。鐵牛閑臥無人喚,回首芃芃綠滿川。
聚沫多緣假,標空非色香。漢君雖啟夢,晉后徒降祥。玄機昔未辯,洞鑒資我皇。
誰把云臺較釣臺,帝星猶讓客星回。桐江今夜蘆花月,曾與羊裘照影來。
二月稍頭豆蔻,五更風外楊花。殘香尚留翠被,馀粉猶沾絳紗。樓上曉鐘催起,岸邊柔櫓咿啞。
大道原無住,斯行亦偶然。片帆懸渡口,孤棹入湖天。山色留前古,溪聲送暮年。江心應有月,松際幾時圓。
元戎承制掃蠻方,踏遍先王舊戰場。又見孔明擒孟獲,何殊充國破西羌。捷書入奏風云動,凱騎揚塵日月黃。圣主萬年垂大統,海山無地不梯航。
吾家住在白云鄉,竹樹陰陰護草堂。此景若從圖畫看,可人惟有米元章。
宗伯升班峻,留曹寵任均。碩儒資典禮,天子命惟寅。講席青宮出,儀章舊國陳。論思推補闕,制作睹維新。地近聯三事,階崇等四鄰。離筵風退暑,華省氣長春。禮樂從先進,簪裾接后塵。臺衡頻倚切,何幸屬昌辰。
載酒臨寒渡,春陰罨客廚。翠微天闕樹,煙雨莫愁湖。雙鬢憐沙岸,孤舟寄野鳧。江云何黯澹,欸乃若相娛。
今朝鴛帳酒醒初。……還憂酒,解酲無。
深霧縈羌牧,曲關接漢邊。悠然見禹穴,歌舞滿山川。尋藥入林壑,凈心聽石泉。荒城劫灰冷,幾度泣啼鵑。
耆舊襄陽傳,風流月旦評。此翁尤間出,當代總銷聲。遇事皆迎刃,游談可伐兵。孰知死諸葛,英氣凜如生。
疏影只橫斜,羈臣真耄耋。觀渠小開落,得此大夢覺。
摩訶池上兩鴛鴦,和鳴交頸共翱翔。一朝雌去不相待,卻使雄棲欲斷腸。不學秦家蕭史妃,翻成漢代買臣妻。去似妖娼歸北里,留如戍客滯遼西。生計凄涼枉癡待,主人恩重心難改。顧影猶疑怨耦從,聞呼自愧空名在。碧荇芳萍夢已虛,紅顏繡羽漸凋疏。枝頭恨殺連理樹,水底生憎比目魚。吳天獨雁聲相亞,臆中清淚如波寫。已令明月不成機,復遣寒霜摧半瓦。總為情深有別離,他生未是此生非。孤魂倘傍韓馮墓,依舊雙雙一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