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竟陵毛氏新港亭
倚東湖浪看西江,結小紅橋渡綠窗。
白水遶階人逕絕,青天入坐客心降。
筼筜影外聞仙磬,菡萏香中見佛幢。
從此竟陵城左右,陸泉毛港一雙雙。
倚東湖浪看西江,結小紅橋渡綠窗。
白水遶階人逕絕,青天入坐客心降。
筼筜影外聞仙磬,菡萏香中見佛幢。
從此竟陵城左右,陸泉毛港一雙雙。
倚靠在東湖邊看西江的波浪,搭建起一座小紅橋通往綠窗。白色的湖水環繞臺階,人跡罕至,青天映入座席,讓客人心神平靜。在竹影外能聽到仙樂般的磬聲,在荷花香氣中能看見佛幢。從此竟陵城的左右,陸羽泉和毛氏新港相得益彰。
竟陵:古地名。
遶:同“繞”。
逕:同“徑”,小路。
筼筜:一種竹子。
菡萏:荷花。
佛幢:佛前的旌幡。
陸泉:指陸羽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應是在游覽竟陵毛氏新港亭時,被周邊優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所觸動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欣賞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毛氏新港亭的景色。其特點是寫景細膩,意境清幽,將自然景觀與人文元素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捕捉和表達能力。
綺羅叢里笙歌地。別有愁滋味。不關弦索轉清商。只怕翠眉低處惱人腸。鈿車畫谷清塵路。隨分歸休去。此時遮莫太匆匆。月轉霜橫人在薄寒中。
語我馮公有味哉,巨靈恰續斷鰲回。從今東道君公貴,免喚西州市令來。
郎署飛符日,題書問謫居。自因鄉思到,翻覺舊交疏。塞月塵沙里,邊風鼓角馀。誰知遷客夢,夜夜繞鸞輿。
七姬容華若桃李,秀色明眸世無比。洛陽潘岳買千金,翠閣蘭房共花語。艷舞嬌歌經幾春,姑蘇臺上起烽塵。夫君報國提龍劍,秋風啼殺如花人。辭君別君猶戀君,鳳鏡鸞裯那忍分。匆匆紅粉玉顏盡,一朝化作陽臺云。綠珠墮樓情可憐,湘江二女心巳然。香魂杳杳去何處,空使芳名千載傳。君不見古往今來若朝暮,美人多少凋霜露。清風誰可攀七姬,今日猶悲春草墓。
朱朱白白池臺間,好風妍日開未殘。我來覓醉苦草草,常恨不如花意閑。山雞飛起亂花落,下上青林穿翠壑。世間動步即有拘,常恨不如禽意樂。人言功名恐不免,我愿徜徉娛歲晚。熟計淫書理白魚,何如縱獵牽黃犬。成都四郊如砥平,安得雙鞬馳出城。鞚飛塵起望不見,從騎尋我鳴鶻聲。
仙石庵中景,游人少得知。我來造訪日,僧出笑迎時。說偈蟬聲幻,翻經鳥語奇。天花攜滿袖,未許問歸期。
小筑萬松下,兩耳飽潺湲。莫訝陶弘景,長年只住山。
香滿東風莫可尋,一枝空見玉和金。不階尺土神偏王,獨立微波韻亦深。何處杯盤猶獻舞,誰家海外更投簪。伯牙不作成連往,留得新聲入素琴。
高松散曉霜,梵誦滿諸方。山就藏書地,游因選佛場。桂香連席草,竹色入藤床。采采蒹葭晚,無言趣自長。
廿載征途腳未闌,今春幸得數旬閑。興來且作長沙客,春去還尋岳麓山。偶有知心話舊至,偷從坊內訪書還。儒冠素被清談誤,報國方知擇所難。
群芳時欲歇,惜此獨荒涼。自昔名元美,當春意故藏。無人知艷色,何事吝清香。翻被東園樹,因風笑爾狂。
紋如流水滑如脂,一片清光漾碧漪。涼思入帷移翠影,輕煙縈帳拂霜姿。采真湘浦窗間夢,寫興淇園枕上詩。欲避炎蒸何處是,石屏橫展對芳池。
便便坦腹自深情,況復多才世澤清。試問冶長當日意,也須無語對秋燈。
古桂幽香曝曉晴,玉人風格照秋明。恰宜重九當初度,喜聽雙文是小名。好夢更徵裙帶解,私書合用佩囊盛。妝成自賞通身影,秋水簾前有一泓。
回首清明遠矣哉,和風還挾禊辰來。麗人空憶行歌樂,曲水難追翰墨才。鬢發飄蕭吾自祓,形骸放蕩孰相開。早知勝集荷塘上,何不飛觴看恥罍。音塵疏闊思悠哉,有底匆匆不我來。陣合鸛鵝須敵手,詩成珠玉要奇才。新荷雨定如蘭馥,曲沼風閒作鏡開。況是涼蟾方半璧,清光應欲照金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