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州挽詩 其一
仙李來南日,熙寧去國人。
一身辭赤芾,四世尚朱輪。
桑梓推前輩,葭莩接世姻。
傷心挽耆舊,不獨為情親。
仙李來南日,熙寧去國人。
一身辭赤芾,四世尚朱輪。
桑梓推前輩,葭莩接世姻。
傷心挽耆舊,不獨為情親。
李氏家族來到南方的時候,是熙寧年間離開京城的人。他一人辭去官職,家族四代都乘坐著顯貴的朱輪車。在家鄉他被尊為前輩,我與他家族有遠親關系。傷心地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送葬,不只是因為親情。
仙李:指李氏家族。
熙寧:宋神宗趙頊的年號。
赤芾(fú):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后借指官服,這里指官職。
朱輪:古代王侯顯貴所乘的車子,因用朱紅漆輪,故稱。
桑梓:家鄉。
葭莩(jiā fú):蘆葦里的薄膜,比喻關系疏遠的親戚。
耆(qí)舊:年高望重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熙寧去國人”推測,可能創作于熙寧之后的某個時期。當時社會或許處于政治變革后的狀態,李氏家族曾在京城有一定地位,后來到南方。詩人與逝者有親戚關系,在逝者去世時寫下此詩表達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李萬州,突出逝者家族的顯貴和其在家鄉的地位。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家族觀念和人情往來。
剪玉鋪金共一叢,竹籬寥落傲霜風。故山三徑煙蘿冷,嘆息馀香入夢中。
海內年年望止戈,妖氛一夕靖洮河。投誠未必真知罪,失計從來是議和。半世光陰如夢□,一年風雨到秋多。故因此日蓬蒿滿,賜斷無心聽凱歌。
起輦苔深天地荒,黃沙白草正茫茫。諸陵亦在黃沙里,未必朱耶是瘴鄉。
因誰苦費心魂,吟身更比春前瘦。虛消髀肉未成,勛業居然癯叟。俊賞渾忘,姿年難再,勞生依舊。只鏡中凝睇,自家默喻,千般意,都孤負。那有生平時候。煽妖氛、龍虬方斗。早衰若我,關門息影,幾時能彀。只自舒懷,中宵看劍,高樓呼酒。好加餐卻念,孱軀久健,古來多有。
離人如獼猴,爭聚山谷里。木葉不充衣,秋風夜中起。
憶昔丁年力戰文,旁吞強敵若無人。鄉書果在諸生上,二子今誰躡后塵。
開天牛斗首神功,分布星辰手掌中。八駿未回西極雪,六龍仍扈大江風。南條日駕黿鼉紫,北落星摧魚鱉紅。數卷殘書遺石室,犁眉翁與鐵冠翁。
二儀同根,萬物一源。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幽而不昏,湛而若存。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洞壑一拳石,風潭九折橋。地材資結構,天籟息刁調。勉記尚書里,還尋良友招。回看吟眺處,但聽竹蕭蕭。
水衡稱逸人,潘楊有世親。形骸預冠蓋,心思出風云。
柳外風來雨腳斜,好山剛被白云遮。新涼散暑穿云幕,小漲移舟出淺沙。魚貫帆檣千里運,蜂房戶牖萬人家。繁華堪賞還堪恨,滿目芳菲亂野花。
作宰名方振,為儒志竟違。鵩從官舍集,鶴向海天飛。花縣塵生席,琴堂月掩扉。傷心有難弟,函骨望東歸。
照燭靈源理甚長,直須清凈有馨香。俱含萬像人難見,郁郁黃花翠竹光。
一種仙根自洛陽,春深何事不花生。芳心未必全羞澀,猶恨東風用力輕。
懾處炎荒已二年,親朋書問亦茫然。獨君風義能終始,不管煙嵐肯著鞭。一別和州二十年,山長水闊去無緣。因君說起外家事,特地欄邊心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