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閣
橫空敞新閣,高處絕炎氛。
野迥長風入,天秋涼氣分。
憑欄生逸想,投跡遠人群。
終憶茅簷外,空山多白云。
橫空敞新閣,高處絕炎氛。
野迥長風入,天秋涼氣分。
憑欄生逸想,投跡遠人群。
終憶茅簷外,空山多白云。
新閣凌空而建,高高在上,隔絕了炎熱的氣息。野外遼闊,長風不斷涌入,秋意漸濃,涼氣四處散開。我倚靠著欄桿,產生了超凡脫俗的遐想,來到這里遠離了人群。可最終還是懷念起茅檐之外,那空山中飄蕩著的朵朵白云。
橫空:形容閣高聳于空中。
炎氛:炎熱的氣息。
迥:遠。
投跡:投身、來到。
茅簷:即屋檐,代指簡陋的居所。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某個秋日登上新建的樓閣。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穩(wěn),詩人在繁忙生活中暫得閑暇,登閣觀景,由此引發(fā)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精神追求。
小灘拍拍鸕鶿飛,深竹蕭蕭杜宇悲。看鏡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陽時。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蒼茫自詠詩。莫問長安在何許,亂山孤店是松滋。
行盡溪山到海邊,合沙門外見平田。潭潭清世元侯宅,杳杳真人小洞天。萬戶管弦春賣酒,三山鐘鼓曉參禪。旌旄才上南臺路,方記詩篇落在先。二百馀人領此州,去思誰更有碑樓。浮名浮利果何在,潮去潮來空自流。照萬事時惟是道,賞三山處最宜秋。使君籍上尋同姓,只許旌旄獨自游。五十年前夢此游,已云持節(jié)豈能休。悠悠封域連東海,浩浩朝宗接上州。五季侯王時事古,九還仙子洞天秋。閒行嫌被朱衣覺,密往西堂獨倚樓。
臨風索笑傲冰霜,吐露春光漏泄香。兩岸斷橋人不渡,一川疏影橫斜陽。
驚看鴻雁北,歸帶白門秋。戀弟耽孤托,思親畏遠游。裝輕惜道路,老至愛朋儔。來歲黃花發(fā),東籬一徑留。
長淮東下兩山尊,天作巍峰壯此門。金簡承華開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僑名已變當涂國,遺跡猶傳禹會村。間話懷襄溯前烈,直疑疏鑿尚留痕。
春風吹綠遍山崖,叢竹留陰聽煮茶。度密穿青等閑事,撩人無奈海棠花。逝水流光鬢欲蒼,冶春仍入少年行。無錢有疾君休問,自分平生似兩當。
生丁天寶費呻吟,一淚新亭況陸沈。兵甲側身三載過,煙濤舉目四愁侵。倚楹漆室徒為爾,謀鼎暉臺豈自今。十丈軟紅還戀否?湖山大好且登臨。
自小弄絲來,驚多去復回。沙頭晚風起,波上夕陽開。
方岳從來重,君才世豈多。中原雖寇盜,晉國有山河。勸俗銷金甲,求賢訪碧蘿。政平人自理,不用事煩苛。海內蒼生困,看君紫綬新。天官元貴客,岳伯是詞人。云極行山目,花傷冀北神。平生膠漆意,翻恐愧雷陳。
海水浩蕩煙蒼茫,我欲求渡無舟航。東西路迷何苦渡,楞伽山下秋風涼。
堂堂谷中室,草木恒相鄰。頃緣出游衍,室內虛無人。犬羊窺我間,蹄跡分擾馴。穢我衣裳區(qū),安所置其身。翹然起遐思,結屋依湖濱。手執(zhí)羲皇卷,門栽五柳春。春風一披拂,意恐緇泥塵。
世事賭一局,擾擾惑后先。寧知袖手人,偏得其中玄。華裾徇形役,被褐遺塵緣。水靜鑒猶朗,況乃全其天。堯年積余潦,岳牧紛求賢。汾陽冰雪膚,凝神何宴然。
新涼招得,正殘暑未退,惱人情意。頃刻滄云分日色,隱隱嬌雷聲細。橫卷銀濤,珠跳玉瀉,急點隨風駛。檐頭奔溜,白龍隨處飛起。還看碧罨長林,藍拖新漲,渾是秋滋味。欲到山頭高處望,回首同儕能幾。袖翠添涼,扇羅罷飏,晴亦為佳耳。思量今夜,一彎眉月天際。
來去清淮水,葭莩接舊歡。不期因患難,重作舊團欒。萱草高堂樹,車黃行路難。斯時無限語,尺素道加餐。
養(yǎng)鶴坡前烏鵲過,云間天上不爭多。較它織女還僥幸,月莢生時早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