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君啟文挽詩 其一
荊州十萬戶,惟我獨知公。
皓皓峣峣甚,涼涼踽踽中。
平生尊骨鯁,到死諱雷同。
此士埋黃壤,何人立素風。
荊州十萬戶,惟我獨知公。
皓皓峣峣甚,涼涼踽踽中。
平生尊骨鯁,到死諱雷同。
此士埋黃壤,何人立素風。
荊州十萬戶人家,只有我真正了解您。您品格高潔剛直,常孤獨自處。一生尊崇正直敢言,至死都忌諱隨聲附和。這樣的人埋入黃土,今后還有誰能樹立清正的風氣呢。
荊州:地名。
皓皓:形容人品行高潔。
峣峣:形容人剛直不阿。
涼涼:孤獨寂寞的樣子。
踽踽:獨自走路的樣子。
骨鯁:比喻剛直。
雷同:隨聲附和。
黃壤:指地下,這里指墳墓。
素風:清正的風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友人樂君啟文去世后,詩人有感于其高尚品格和正直作風,為其寫下挽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隨波逐流、缺乏正氣之風的現象。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樂君啟文的剛正不阿,突出其品格的高潔。特點是情感真摯,評價中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人對正直品格的推崇。
籬下先生時得醉,
甕間吏部暫偷閑。
何如家醞雙魚榼,
雪夜花時長在前。
九曲明珠久蘊藏,
走盤時見發寒光。
當陽拈出還收拾,
瞎眼波斯自著忙。
韓文經五代,殘編掛敝筐。誰為表出之,繩武者歐陽。
古愚風韻遠,愈遠流愈光。然亦幾埋沒,曾孫是遑遑。
搜羅遍舊家,間關嶺海陽。遺詩稍存錄,懿行亦將相。
名公為表序,星斗復輝煌。乃知有實者,終久不可忘。
又知追來孝,百世翊綱常。振振趙公子,起予言念長。
月斜空碧合,河漢幾時生。
杳靄岳蓮出,蕭條露葉橫。
歸云飛帶雨,涼雁過留聲。
祇訝西峰上,清宵有奏笙。
遠公有凈社,歷世風未歇。
雖與吾道殊,要為彼人杰。
當年遺民徒,各能保其節。
豈不溺梵理,藉以謝塵紲。
惜哉種蓮人,心雜乃見絕。
何如菊籬翁,一醉洗禪悅。
甚匆匆、蘭長筍老,殘春暗里偷換。夢魂只道吳根近,萬柳千亭遮遍。尋不見。那一日、吹香嚼蕊晴湖面。江橋朱板。有多少堆蓑,鴨頭燕尾,未解載情返。
纖離馬,?影鞭絲韉汗。秣陵又別吟伴。東齊北薊重重驛,無那簽程更遠。逢花店。縱拋盡、囊錢難買鄉園饌。小輪輕線。
好待我紅秋,藤橈劃水,來泊韭溪岸。
自從失怙淚痕零,
待罪萱堂僅五齡。
大化忽催歸大暮,
呼天愴地不堪聽。
文母扶皇運,成王紹慶基。
蕭公翼左右,裴相系安危。
共恨登庸晚,俄成殄瘁悲。
旂常紀勛業,長與日星垂。
雨聲無新書,空階歷古今。
亦作琴筑響,亦作鉦鼓音。
如何羈旅士,披衣起長吟。
一點不到地,點點刺人心。
遂令千古雨,此夜愁獨深。
我學無緣邅且屯,光風噓植座中春。
榆關迢遞云泥隔,栗里歸來杖履親。
義理培將心地厚,慈祥發出性天真。
龍沙餞飲山公醉,應倒接?不墊巾。
草閣煙橫,花蹊雨潤,傷春誰畫鴉眉。藥囊未減,尊酒自然稀。堪嘆云和掛壁,弦半絕、鼠嚙龍池。投壺罷,憑闌玩古,羅列父丁彝。
龜巢,添綠皺,殘梅片片,新柳絲絲。恨風狂折竹,鶴病誰治。自信年衰景短,甘冷淡、應也天知。塤篪奏,清歌醉墨,一一上圭碑。
張君為政樂難支,露冕聽歌穗兩岐。乍見污邪愁毒潦,隨看原隰轉朝曦。丹誠自可蒼穹格,黔首仍無暑雨咨。況是沖泥匹馬倦,周行千里仗清夷。
相府曾傳燮理功,風流作郡此堪同。方迎千騎歌來暮,輒為三農愿歲豐。穡事已占虹見外,民愁不在雨陰中。歸朝有問閭閻隱,疾苦無須對澤鴻。
束帛徵諸老,深衣立一儒。
鄉人偕獵較,童子共風雩。
屑屑羞來往,兢兢迨舉扶。
自慚衰竭久,書墓覺詞蕪。
彈壓工夫妙入神,
能令晉盜總奔秦。
盤根錯節游馀刃,
奏課當為第一人。
懷來城北煙塵昏,十年武備徒紛奔。天子以國徇閹寺,旦夕勢欲無中原。
此時一木支大廈,舉朝無人一司馬。國有君矣君自歸,議和議遷何為者。
璽書既通戰屢捷,奇貨空居失所挾。假令襁褓遽承祧,不宋高宗即衛輒。
野狐南來盤石固,降敕自避賢者路。上羞宗廟下臣民,高揖南宮豈云錮。
前星不耀帝星移,祀有主者非君誰。小臣貪功事僥幸,向也沙漠今宮帷。
奪門金印大如斗,不死麒麟吠群狗。危身誤國君不恤,殺一忠臣辨何有。
衣冠東市無驚惶,以奠鼎鬯陳高皇。至今空山拜祠墓,英風赤日昭穹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