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讀趙清獻公瑞巖留題感嘆之余追次元韻
趙公名跡此猶微,已薦行藏第一機。
直自當年留翰墨,至今窮谷尚光輝。
時清諫疏空遺稿,歲晚高齋自掩扉。
珍重九原如可作,問渠何處是真歸。
趙公名跡此猶微,已薦行藏第一機。
直自當年留翰墨,至今窮谷尚光輝。
時清諫疏空遺稿,歲晚高齋自掩扉。
珍重九原如可作,問渠何處是真歸。
趙公的名聲事跡在此處看似還不顯著,卻已展現出人生行止的首要契機。自從當年留下筆墨題字,至今這幽深山谷仍閃耀著光輝。時政清明,諫言奏疏只空余遺稿,年老時在高齋獨自掩上房門。若九泉之下的趙公能夠復生,真想問他哪里才是真正的歸宿。
趙清獻公:即趙抃,謚號“清獻”。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翰墨:筆墨,指趙抃留下的題字。
諫疏:向皇帝進諫的奏疏。
九原:指墓地,這里代指趙抃。
作:起,這里指復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趙抃是北宋名臣,以清廉剛正著稱。詩人讀到趙抃在瑞巖的留題,有感而發追和原韻。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詩人可能在感慨趙抃的事跡和人生選擇。
這首詩主旨是追思趙抃,突出趙抃雖名聲在當地起初不顯著但影響深遠的特點。它在文學上以質樸的語言表達真摯情感,展現了對歷史人物的緬懷與思考。
倚棹江干雨雪中,故人攜酒扣孤篷。自緣觸罪辭南國,敢向明時賦北風。泉石盡堪娛懶性,勛猷今巳讓諸公。古來良會元難久,莫嘆浮生似轉蓬。
悠悠三十年前事,四印齋頭。風韻清柔。辛苦寒香影不留。小園幻住誰為主,零落山邱。依樣虛漚。羨爾凌云得自由。
雪滿長安酒價高。度寒宵。身輕不要鹔鹴袍。醉紅嬌?;ㄔ掳党呻x別恨,夢無憀。起來春信惹梅梢。又魂消。
袖拂西風,臨古道、行行且止。遙指處、故園三徑,歸程十里。老虹青紅疏雨外,遠山紫翠斜陽里。更澄江、萬頃白鷗輕,天連水。銅花銹,貂裘敝??肇摿?,平生志??畮锥嗤?,昨非今是。仙沈腰圍緣底瘦,愁潘鬢影今如許。有元龍、百尺最高樓,君來倚。
尺鯉何曾到賈充,太阿曾擬血王戎。淚痕不到沉碑上,似為苞苴走路中。
江城霧斂輕霜早,園橘千株欲變金。朱實摘時天路近,素英飄處海云深。懼同枳棘愁遷徙,每抱馨香委照臨。憐爾結根能自保,不隨寒暑換貞心。
歲月如流邁,行已及素秋。蟋蟀吟堂前,惆悵使儂愁。
柳花才落未成綿,海蕊初分半尚攀。鴨甲不鳴深院晝,一床真夢不論錢。
晨梳白發照青銅,嘆息光陰過眼空。一市少年羞褲下,三朝新婦閉車中。酒逢知己猶堪醉,文不驚人莫送窮。天下士憂天下事,肯將飛伏較雌雄。
幾年重九愁中過,不似今年思轉愁。南浦云迷鴻雁字,故園霜冷菊花秋。綸音已喜覃恩澤,涸鮒誰憐久滯留。破帽不禁風色緊,卻嫌蓬鬢日颼颼。
邂逅為玄日,踟躕射策年。飛觥桃葉下,授簡竹林前。調已中華絕,名應大海傳。亂山銅柱外,若個是新阡。
曉來疏雨過沙堤,振迅先聞柳外嘶。不是圉人調未習,臨流怕濕錦障泥。
關河念念問歸舟,秣馬翻為楚國游。野性從來迷出處,濁醪端欲慰沉浮。春風庭院花千片,暝色簾櫳月一鉤??幢M天邊歸雁過,悲笳三疊下城樓。
白云東去又經春,每想飛鴻到水濱。幾個遮山松樹子,憑君灑雨洗埃塵。
高林晚葉漸疏明,雨過長安萬屋青。為問西風來幾日,夕陽宮殿亦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