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泛滄波館至赤石觀刈早稻韻
綠云黃半武夷鄉,碧水縈紆一帶長。
聞道放船飛皂蓋,定知行酒載紅裳。
櫂謳如賀豐年信,樂飲閑酬此日涼。
禾忝誰言不陽艷,晚炊流詠有余香。
綠云黃半武夷鄉,碧水縈紆一帶長。
聞道放船飛皂蓋,定知行酒載紅裳。
櫂謳如賀豐年信,樂飲閑酬此日涼。
禾忝誰言不陽艷,晚炊流詠有余香。
武夷鄉的稻田里綠中帶黃,碧水曲折蜿蜒,像一條長長的帶子。聽說有人乘船出行,定是帶著隨從官員,想必還載著能陪酒的佳人。船槳劃動的歌聲好似在慶賀豐年的消息,大家歡快暢飲,悠閑地享受著這一日的清涼。誰說莊稼不艷麗呢,傍晚炊煙中還留存著稻谷的余香。
綠云黃半:形容稻田里稻谷半綠半黃,即將成熟。
皂蓋:古代官員所用的黑色車蓋,這里指代官員。
紅裳:代指陪酒的女子。
櫂謳:劃船時唱的歌。
禾忝:泛指莊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鄉村豐收景象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鄉村之時,當時正值早稻收割季節,鄉村呈現出豐收的喜悅氛圍,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早稻豐收的景象,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氛圍歡快。它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在文學上豐富了田園詩的題材和內容。
庭樹疏疏河漢低,瓦溝霜白月平西。寒鴉不奈單棲苦,落泊驚飛到曉啼。
碧盡寒云凝不動。雨壓濃愁,只待風吹送。天與人兒渾懵懂。家山更墜蟲沙夢。此去雍門成一慟。凄絕冰弦,卻為伊誰弄。沈醉一般吾亦共。銀杯淚滴珍珠凍。
長笛聲奏苦。
牽連歸敗屋,未必是前愆。酒肉朱門臭,饑寒只自憐。
疆圉豈圖誇臥鼓,孫吳不謾話陳編。奇兵指顧此堂下,全楚山河都目前。法外是人知長上,心來應手得戈鋋。太平尊俎群公會,記得今年十二年。
勝音無地長花枝,樓閣舒光在此時。駕海云濤歸自急,彌天風露濯嫌遲。對人岸幘宜揮麈,閱世投林欲共誰。打得上方鐘磬好,莫教苔蘚苦相欺。
玉盤珍饈值萬錢,何如高誼義薄天。萬兄一語忽驚座,蔡姐斟酒酒濺濺。意氣縱橫文字交,痛飲原不在佳肴。小酌便引詩興發,大醉能令塊壘消。靈犀在心杯在手,此逢似已相待久。渝州三月春爛漫,詩人興會寧無酒。莫管鏡中鬢漸摧,且就樽前共徘徊。醉鄉別有好天地,扺掌一笑盡馀杯。
紅粉深知只剎那,思修無路證三摩。分明瓔珞金針現,一瓣蓮花度普陀。
肩輿辭我越王臺,積雨新晴海燕來。最是嶺頭春欲盡,南花成子北花開。
角巾散帶亦何為,白首龐公是我師。燈下侍兒閒禮懺,床頭稚子解吟詩。江漁供客來冰縫,山鳥驚人觸凍枝。鬢發如油霜鏡卜,等閒拔出幾莖絲。
雕蟲堪厭棄,汗馬亦浮沉。問產家人薄,論交國士深。一丘非豹隱,雙劍或龍吟。聽罷青衿詠,悠悠傷我心。
綺席春眠覺,紗窗曉望迷。朦朧殘夢里,猶自在遼西。
一圓靈寂本清真,誰向蒼浪更問津。欲說西來無見處,奈何言句亦前塵。
文叔資為理,狂奴豈不勝。高風魯國釣,斜日漢家陵。鼎足歸侯霸,糟糠愧宋弘。羊裘見幾去,龍德至今稱。
郡山矗矗繞山居,野色仍多水竹馀。布襪青鞋乘小駟,更修何服是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