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萬里流
褰裳緣碧澗,濯足憇清幽。
卻拂千巖石,聊乘萬里流。
氛埃隨脫屣,步武欲橫秋。
極目滄江晚,煙波殊未休。
褰裳緣碧澗,濯足憇清幽。
卻拂千巖石,聊乘萬里流。
氛埃隨脫屣,步武欲橫秋。
極目滄江晚,煙波殊未休。
提起衣裳沿著碧綠山澗前行,洗凈雙腳在清幽之地休息。轉身拂過千塊巖石,姑且順萬里江流前行。塵世的污濁像脫鞋一樣拋開,腳步矯健好似要橫貫清秋。極目遠眺傍晚的滄江,江上煙波浩渺沒有盡頭。
褰裳:提起衣裳。緣:沿著。
憇:同“憩”,休息。
卻:回轉。
氛埃:指塵世的污濁。脫屣:脫掉鞋子,比喻看得很輕。
步武:腳步。橫秋:形容人的氣勢超逸,如沖破秋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想要擺脫塵世紛擾,追求自然與自由的心境下創作此詩。或許當時社會存在一些令詩人不滿的現象,使其向往自然的寧靜與自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由、自然的追求,摒棄塵世污濁。其特點是意境開闊,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追求。
欲問橘中叟,于今一見之。深根移遠所,固蒂向天涯。念爾神凝處,寧知柯爛遲。祇馀傳睡著,吾反為其師。
一舫朝移入畫圖,亭前蘇小斗摴蒱。徘徊十里春湖色,忘卻吳松舊釣鱸。
雪窗坐對一燈青,遠道懷人倍覺醒。想見歸舟夜乘興,忍寒直過浙江亭。
子來不憚千里遠,我病可無終歲憂。相見匆匆又相別,主人無恨客無求。平生苦節胡元仲,老大多才劉致中。為我殷勤問消息,十年堅坐想高風。遙山渡口晚猶寒,道路奔波未許閑。頗恨獨來不同賞,竹輿穿雨上疏山。
一幅吟箋寫八分,風神蕭遠過羊欣。蘭苕翡翠偏憐我,錦繡瑯玕莫報君。江上草堂連野竹,山幽桂樹倚秋云。高情自得滄洲趣,欸乃漁歌隔岸聞。
力希顏氏何能望,竊比言游未敢安。老大漸知親灑掃,試將妙用此中參。
癸卯冬十月,海陬氣候偏。風南忽風北,寒燠非常年。缊袍御還脫,長箑揮不捐。胡為黃落時,花卉紛爭妍。蟲鳴應蟄戶,虹見飲長川。兼旬苦霧密,暝與癡云連。深泥污后土,行潦凌高原。農夫輟耒耜,勞嘆心悁悁。二麥不得種,饑坑詎能填。格斗況未息,中原擁戈鋋。天家重租稅,瘡痏誰能憐?安得倚天劍,一掃開青天。金烏任騰翥,出自扶桑顛。陽光照六合,此屋俱歡然。
明月浮滄海,秋風出洞庭。街燈輕似水,霜氣淡于星。故里天方白,山川夢未青。人間愁浩渺,一夜共誰聽。
天地云同色,江山皓一時。梅狂花覆野,柳困絮黏枝。魚蟄堅冰壑,鴉迷返哺兒。侯門炙朱火,寒透不曾知。
朝雨止還作,征人去復留。輕云微放日,近午始行舟。雙島煙波繞,重湖晝夜流。白鷗飛適意,擾擾見渠羞。
隔海時時念故鄉,幾人健在幾人亡。滿頭白發還鄉去,只恐還鄉又斷腸。
雪積蒼峰似綴花,倏晴倏雹倏過鴉。松針愛聽人閒話,悄落玻杯代綠茶。
車驅驅,鄧家孥。長繩系野樹,小兒泣呱呱。泣呱呱,父一顧,可奈何,弟兒在手不可俱。父再顧,眼血枯,行人斷繩走匍匍。
山似圍屏六曲開,小溪如帶傍山來。結廬溪北對山住,俗駕何妨且勒回。
楚客事晉君,已皆榮厚祿。身章襲犀象,鼎食飫粱肉。荀范作姻婭,趙魏與追逐。旦分馳道出,夜旁天居宿。故悲絕宗黨,新敬起賓仆。東洲有儒生,官路獨迷躅。青年結主知,窮老佐州牧。今為千里行,猶未分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