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野以喜無多屋宇幸不礙云山為韻賦詩熹伏讀佳作率爾攀和韻劇思慳無復律呂笑覽之余賜以斤斧幸甚 其四
西山一何高,云氣出寒麓。
中有無事人,鳴泉遶茅屋。
宴坐今幾何,無以媚幽獨。
興至偶成篇,呼兒為余讀。
西山一何高,云氣出寒麓。
中有無事人,鳴泉遶茅屋。
宴坐今幾何,無以媚幽獨。
興至偶成篇,呼兒為余讀。
西山是多么的高啊,云氣從寒冷的山腳下涌出。山中有無所事事之人,潺潺鳴泉環繞著茅屋。他安坐在這里已經多久了,沒有什么來慰藉這份清幽孤獨。興致來了偶爾寫成詩篇,喚來兒子為自己誦讀。
一何:多么。
寒麓:寒冷的山腳下。
宴坐:安坐、閑坐。
媚:取悅、慰藉。
幽獨:清幽孤獨。
朱熹與友人唱和之作。友人以“喜無多屋宇,幸不礙云山”為韻賦詩,朱熹依韻而和。當時他可能處于閑適的山居生活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描繪山中閑適生活,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展現了朱熹詩歌中對自然生活的關注,在其作品中體現了他閑適的一面。
揚州歌舞地,客有蓮花冠。盡惜鏡中美,何如城北看。江聲松際夢,峰色酒間寒。一棹攜知好,歸為芋栗餐。
西山翠濕蓬萊股,勾陳蒼蒼星聚五。長風吹雪渡海來,鳳城佳氣如龍虎。瑤林不斷接九天,銀界滉漾開三千。靈姬相顧一啟齒,霓旌羽節何紛然。道人宴坐歌云門,天光盎然萬籟停。玄圃日出春無痕,白鶴載我三山行。
清夜思家立,中庭片月流。惟憂故園菊,還似昔年秋。為口長憐雁,知機獨愧鷗。明年二三月,煙水五湖舟。
幽巖絕壑倚云齊,杰閣危樓望眼迷。山勢渾雄龍虎踞,樹陰深蔚鳥烏啼。碑存金志猶堪讀,寺始唐家竟莫稽。此日清游天所借,明朝驢背聽晨雞。長廊徙倚愜幽期,袞袞黃塵暫息機。山鹿背人銜木實,石泉經砌瀉花池。九天風露圍青瑣,三峽煙霞繞翠微。但恨山僧多俗客,飽看清致更無詩。
青云自致不須階,十稔從容位上臺。負荷一堂森柱石,調和眾口費鹽梅。勤勞密邇三朝重,壽考康寧七秩開。家道益昌孫有息,綵衣扶杖好歸來。
道來不肯扣丹扉,秋水羅江看夕暉。席上香寒花竹譜,山中云暖薜蘿衣。教兒盡把韋經讀,作客還夸趙璧歸。江海天遙音問少,寸心長與雁同飛。
相逢一笑鳳凰臺,萬里長江并棹來。賜勞能宣明主惠,變通真是濟時才。驛亭樽酒辭清曉,使者星光接上臺。當道如詢嶺表事,皇威定欲剪荒萊。
昆侖之高不可及,九域之大行誰儔?我戴我頭佩我劍,挈我心中萬古愁。
天都一會幾春秋,夢里慈光歸故邱。俗客空求長命鎖,真人不見古風流。鼎湖龍去云煙淡,壺海鶴來風露秋。獨坐蓮花思入定,無端七十二峰愁。
小白長紅盡絕塵,不將朱粉污天真。應憐三畝荒涼地,乞與鰲扉一種春。此君長得籜龍兒,不為供人口腹資。養就翠梢如結實,來儀當有鳳師師。
馀花留醉客,缺月到疏梧。我老真違世,人生各有徒。交游今日少,宇宙此亭孤。慣得趨時理,千金買一壺。
瓜蔓遠更碩,榴房寒始紅。由來重嘉實,不必當春風。君看小山植,朱碧秋重重。間出或偶爾,俱駢豈人工。必有千里駒,為君葉維熊。如機云軾轍,方駕凌紫虹。善頌敢云我,深培本緣公。他年記父執,無忽丹青功。
海鱷波鯨夜不啾,故人談劍剡溪頭。言深夜半猶疑晝,酒冷涼生始覺秋。水國芙蓉低睡月,江湄楊柳軟維舟。自憐作賦非王粲,戛玉鳴金有少游。
平涼來又去,官滿復之官。塞晚黃云合,邊秋白草寒。有儲諸將喜,無訟遠人安。萬里關山月,吟詩獨自看。
往往游西崦,時時憩午陰。鳳來人不見,飛入碧枝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