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書事
清溪流不極,夕霧起嵐陰。
虛邑帶寒水,悲風號遠林。
涵山日欲晦,窺閣景方沉。
極目無遺眺,空令愁寸心。
清溪流不極,夕霧起嵐陰。
虛邑帶寒水,悲風號遠林。
涵山日欲晦,窺閣景方沉。
極目無遺眺,空令愁寸心。
清澈的溪流流淌無盡頭,傍晚的霧氣從山嵐背陰處升起。空蕩蕩的城邑環繞著寒水,悲涼的風在遠方樹林呼嘯。山巒籠罩著日光即將昏暗,樓閣中所見的景色正漸漸沉入黑暗。極目遠望沒有遺漏的景致,卻只讓我心中徒生憂愁。
不極:無盡頭。
嵐陰:山嵐背陰處。
虛邑:空蕩蕩的城邑。
號:呼嘯。
涵山:山巒被籠罩。
景:日光。
遺眺:遺漏的眺望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安溪時,或許身處冷清之地,面對蕭瑟的自然景象,結合自身心境創作此詩,可能當時心境孤寂、憂愁。
此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內心的愁緒。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借景表意的創作手法。
翩翩鶴背郭初旸,子晉相攜入醉鄉。東海老仙三日笑,醯雞甕里為誰忙。
訪道尋幽歷萬山,神仙元不在山間。須知對面長相失,莫嘆喬松去不還。
蓼莪廢講不勝愁,悵望云間白玉樓。夢里何堪桑化柏,起看飛雪黯神州。
碧梧翠竹倚孱顏,故筑層樓與客攀。劍氣每留星漢上,山光只在雨簾間。娟娟曉日開眉黛,藹藹春云擁髻鬟。便欲買舟江海去,杖藜應許叩巖關。
城頭曾筑小方臺,四望長空萬象恢。今日荒墟惟草色,春風依舊有情來。
南塘幽雅異塵中,一道荷香水面風。適意未容兒輩覺,開樽還喜故人同。醉來俯仰無今古,時至榮枯有變通。此地無因駐清景,明朝憂旱欲成翁。
立個上天真法梯。無形無影亦無基。一條捷徑入無為。自在逍遙真活計,常清常凈樂希夷。自然天地悉皆歸。
中山有旨酒,自昔聞其名。倦客驅羸驂,主人有佳情。呼童具一斗,酬唱多鉅觥。耳熟增逸韻,慷慨道衷誠。憶當玄石飲,三年然后醒。形化托丘壟,妻子泣嚶嚶。西來剖棺斂,相勞若平生。驚倒里中父,行人佇屏營。豈有大圣藥,能斂神氣精。豈有駐顏飯,如彼瑤瓊瑛。束縳不能害,泉扃若通明。嗟彼野史言,荒誕安足評。
追隨從早歲,終始只真情。責善古朋友,恤災親弟兄。靡酬虧大義,重聚倘來生。淚盡哭吾父,情傷忽屢傾。
去秋今日寄僧房,淚灑西風裂寸腸。冢上已澆新麥飯,篋中猶見舊香囊。五年父子緣何短,萬里關山恨更長。最是不堪懷抱處,夢魂時到枕幃旁。
欲識田家趣,清溪曲抱村。齊民當日術,學稼古人言。瑞實歸千室,馀功到小園。元機亭育際,始見道尤尊。
振佩朝天日,春回二月初。林寒鶯未轉,江暖柳先舒。一見憐疏闊,相歡問起居。宦途欣淂意,分手竟何如。
出當天寶艱難日,歸拜拾遺行在時。入蜀還秦底心性,一篇長拜杜鵑詩。
金蟲鏤月影玲瓏,璧葉將秋鎖翠櫳。昨夜樓臺風露冷,幾人魂夢入林中。
逝水漂花去不歸,小園殘景認依稀。東風似識風流主,故遣香紅點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