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示魏惇夫兼懷黃子厚二首 其二
暄風變春余,卉木日蔥蒨。
林間一雨來,滿庭寒草徧。
寂寞謝朋儔,晤語懷雋彥。
良無一水遙,阻闊何由見。
暄風變春余,卉木日蔥蒨。
林間一雨來,滿庭寒草徧。
寂寞謝朋儔,晤語懷雋彥。
良無一水遙,阻闊何由見。
暖風送走了晚春,花草樹木日漸蔥蘢。林間一場雨襲來,滿庭院都長滿了寒草。我寂寞地與朋友告別,交談時懷念著才德出眾的人。其實彼此間不過一水之隔并不遙遠,卻因阻隔而無緣相見。
暄風:暖風。
春余:晚春。
蔥蒨(qiàn):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徧:同“遍”,到處。
謝:辭別。
朋儔(chóu):朋友。
晤語:對面交談。
雋彥:才德出眾的人。
阻闊:阻隔遼遠。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身處一定環境,與友人分隔,在雨中觸景生情,懷念起友人黃子厚等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以景引情,景情交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
平生推久要,留滯共三年。
明日東南路,窮荒霧露天。
曠懷常寄酒,素業不言錢。
道在貧非病,時來丑亦妍。
過山乘蠟屐,涉海附樓船。
行矣無為恨,宗門有大賢。
含風搖硯水,帶雨拂墻衣。
乍似秋江上,漁家半掩扉。
月閏隨寒暑,疇人定職司。
余分將考日,積算自成時。
律候行宜表,陰陽運不欺。
氣熏灰管驗,數扐卦辭推。
六律文明序,三年理暗移。
當知歲功立,唯是奉無私。
佳節上元巳,芳時屬暮春。
流觴想蘭亭,捧劍傳金人。
風輕水初綠,日遲花更新。
天文信昭回,皇道頗敷陳。
恭己每從儉,清心常保真。
戒茲游衍樂,書以示群臣。
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鳴西上虎符歸。
行時賓從過前寺,春風一宿琉璃地,自有泉聲愜素機。
妙道非本說,殊途成異名。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鳳吹從上苑,龍宮連外城。花鬘列后殿,云車駐前庭。
松竹含新秋,軒窗有余清。緬懷崆峒事,須繼簫管聲。
離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域中信稱大,天下乃為輕。
屈己由濟物,堯心豈所榮。
虎宿方冬至,雞人積夜籌。
相逢一尊酒,共結兩鄉愁。
王儉花為府,盧諶幄內璆。
明朝更臨水,悵望嶺南流。
早尚逍遙境,常懷汗漫期。
星郎同訪道,羽客杳何之。
物外求仙侶,人間失我師。
不知柯爛者,何處看圍棋。
日昃不復午,
落花難歸樹。
人生能幾何,
莫厭相逢遇。
時來遇明圣,道濟寧邦國。
猗歟瑚璉器,竭我股肱力。
進賢黜不肖,錯枉舉諸直。
宦官既卻坐,權奸亦移職。
載踐每若驚,三已無慍色。
昭昭垂憲章,來世實作則。
積雪還因地,墻陰久尚殘。
影添斜月白,光借夕陽寒。
皎潔開簾近,清熒步履看。
狀花飛著樹,如玉不成盤。
冰薄方寧及,霜濃比亦難。
誰憐高臥處,歲暮嘆袁安。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干聳一條青玉直,
葉鋪千疊綠云低。
爭如燕雀偏巢此,
卻是鴛鴦不得棲。
寧歲常有備,殊方靡不賓。禁營列武衛,帝座彰威神。
講事一臨幸,加恩遍撫巡。城高鳳樓聳,場迥獸侯新。
飲羽連百中,控弦逾六鈞。揀材盡爪士,受任皆信臣。
光賞文藻麗,便繁心膂親。復如觀太清,昭爛垂芳辰。
殊質資靈貺,凌空發瑞云。
梢梢含樹彩,郁郁動霞文。
不比因風起,全非觸石分。
葉光閑泛滟,枝杪靜氛氳。
隱見心無宰,裴回慶自君。
翻飛如可托,長愿在橫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