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哭承甫兄墓
半世驅馳未白頭,無窮心事等閑休。
生前可是門闌盛,身后寧知禍患稠。
雄鳳已將凰共隠,靈椿仍與桂同秋。
茫茫三海連東漕,不盡重云片雁愁。
半世驅馳未白頭,無窮心事等閑休。
生前可是門闌盛,身后寧知禍患稠。
雄鳳已將凰共隠,靈椿仍與桂同秋。
茫茫三海連東漕,不盡重云片雁愁。
半輩子四處奔波還沒到白發蒼蒼,無盡的心事卻輕易地消散。生前家族或許門庭興盛,死后哪里知道禍患如此繁多。雄鳳已經和凰一同隱沒,靈椿依然和桂樹一起凋零。茫茫的三海連著東邊的漕運水道,數不盡的層層云朵,一只孤雁飽含哀愁。
驅馳:奔波、忙碌。
等閑:輕易、隨便。
門闌盛:指家族興旺、門庭昌盛。
寧知:哪里知道。
雄鳳、凰:比喻杰出的人物,這里指承甫兄及其相關重要之人。
靈椿:傳說中的長壽之樹,常用來比喻父親,這里可能泛指長輩。
桂:通常象征美好、高貴,這里可能指家族中優秀的晚輩。
三海: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地理情況,可能是泛指廣闊的水域。
東漕:東邊的漕運水道。
重云:層層疊疊的云朵。
片雁:孤雁,象征孤獨、哀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的兄長承甫兄去世,家族可能遭遇了一些變故,詩人在寒食節前往兄長墓前祭拜,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悲痛和對家族命運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兄長,感慨家族興衰。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營造出哀傷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能體現當時文人對親情和家族命運的關注。
去年勾漏過寒食,今日羅浮亦暮春。滿地松苓何歲月,諸天宮闕自金銀。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煙深失羽人。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長照水粼粼。
嫩寒初放枝頭雪。倚窗深夜窺花月。曉起卷簾看。飄零滿畫欄。飛殘千點白。點破蒼苔碧。風雨幾時休。巡檐索共愁。
離愁柳上千絲結。莫恨無情月。一彎恰是作成梳。常在枝頭細理晚風徐。離愁云里層層鎖。風又吹云破。愁來無地可相宜。且置心頭深處少人知。
白帝孤城蜀漢間,錦江秋色隔巴山。霜清滟滪瓊瑤動,雨散陽臺紫翠環。王事歸心俱未已,世情歧路總相關。扁舟莫系楓林下,臥聽寒猿一夜還。
去年今日卻辭家,今日今年興未涯。細雨端能妨令節,烏巾元不負黃花。禽魚可樂非關酒,星漢無緣枉問槎。萬里煙霞供一瞬,懶將雙足畫添蛇。
從橐心知舊,樞庭肺腑親。不從呼爾食,寧獨曳其輪。吳子杰魁士,黃公忠藎臣。所知非所厚,亦足驗為人。
詩鄰可卜擬誅茅,好句人間見一毫。吟就缽聲應未絕,流傳紙價頓能高。謬成燕雀追黃鵠,已作蜻蜓避百勞。清夜月窗裁警句,霜梧風竹助蕭騷。投老須營一把茅,晚親珠玉看揮毫。賦牛絕敏驚曹植,刻鵠無成愧伯高。已放閑身棲寂寞,時憑佳句洗塵勞。喜逢載酒經過客,老去無心作反騷。老依背郭蔭堂茅,寒夜微吟自削毫。羨子筆回霜氣勁,驚人句與月魂高。極知蹇足追隨苦,便覺長須走送勞。因識盧郎是佳器,定能痛飲誦離騷。
繞城三面水,湞武合南流。虎戰空多壘,狐鳴總一丘。攻堅元下策,間道本陰謀。多謝青燐影,長含漢月秋。
圓魄臨秋半,邀歡奉桂漿。感時俱異客,卜夜共清光。兔影搖鳷鵲,鴻聲度建章。還思擬金鑒,持以奉明王。
相逢西府訝初筵,為語當時一惘然。戶下鳴蒐頻帶雨,湖邊落木似催年。人傳臺岳題詩后,客向長沙奉召還。機事對君渾遣盡,莫嫌爭席主人前。
石公讀易不求文,精言于今義薄云。山谷有君人杰至,竹林無籟鳥聲頻。窗前草木陰陽理,窩外云峰卦象紋。煙鎖九原茅塞路,瓣香何處吊英魂。
俯仰子墨林,所睹無長者。莫公豈不文,宛若田父社。有抱不自璧,雖完詎為瓦。饑來玩清泌,衡門亦瀟灑。時藻汰欲空,居然余大雅。
結根依僻壤,埋采托遠林。一經匠石顧,為君吐錦心。分明赤玉盌,中有墨花沉。總為煙霞染,殘云疑至今。
南鴻北雁年年客,有個生涯主不知。撼動從來憂樂事,夜窗風葉響棠梨。
萬夫卷土障橫流,負土成山水未收。明日落成真盛事,誰能作賦擬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