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黃縣尉二首 其一
震澤逢君意便傾,湘江見我眼中明。
鎖闈對榻談風雨,放流雙舟話晚晴。
南岳歌行云里和,西亭今古夜深評。
無端吹落紅塵腳,寸步相疎一萬程。
震澤逢君意便傾,湘江見我眼中明。
鎖闈對榻談風雨,放流雙舟話晚晴。
南岳歌行云里和,西亭今古夜深評。
無端吹落紅塵腳,寸步相疎一萬程。
在震澤與你相逢,我心意立刻傾慕;在湘江你見到我,眼中滿是明亮。在鎖闈中對床談論風雨,駕著雙舟暢談傍晚的晴景。在南岳放歌,歌聲在云里應和,在西亭對古今之事深夜品評。無奈被吹落到紅塵之中,哪怕只分開一小步,也感覺像遠隔萬里。
震澤:古澤藪名,一般認為是今太湖。
鎖闈:指科舉考試時封閉的考場。
無端:無奈,沒有緣由。
疎:同“疏”,疏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與黃縣尉在不同地方相遇、相處,可能是在兩人的游歷或仕宦過程中。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兩人因志趣相投而結下深厚情誼,后因各自的人生軌跡而面臨分別,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與黃縣尉的深厚情誼和分別之愁。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具體的場景描寫展現兩人的交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滿目雖多事,扁舟亦可憐。
逢人皆乞食,訪道不成仙。
兀傲開元老,崢嶸大歷年。
落花漫新句,風雨暮江前。
宿蕊斗攢金粉鬧。青房暗結蜂兒小。斂面似啼開似笑。天與貌。人間不是鉛華少。
葉軟香清無限好。風頭日腳乾催老。待得玉京仙子到。憑向道。紅顏只合長年少。
高臥遼東萬事空,
幾回憑吊仰遺風。
三分鼎峙今何在,
剩得荒屯屬管公。
豺狼跳梁獒獨立,小民走避官拱揖。
水精窗槅構玲瓏,連屋累棟壯邊邑。
天高未肆雷霆誅,高座說法狂歡呼。
濱海瘡痍漸平復,倉廩況復年谷熟。
眾怒側目如饑鷹,會須長驅食爾肉。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試墨時。
十室邑中須有信,三人行處豈無師。
謀謨不講還疏略,思慮傷多又忸怩。
機會失時尋不得,堯夫非是愛吟詩。
坐對銀釭細細挑。
停針忽聽響蕭蕭。
幾聲風驟打窗寮。
多事檐前懸鐵馬,
無端庭畔種紅蕉。
總拼不寐到明朝。
千枝萬卉望春回,
長才蚤沐雨露培。
記得昌黎名句在,
駕輕就熟必功魁。
藝祖弘開基,仁厚植國紀。列宗繩其武,寬仁日重累。武功良未振,聲容焉足恃。元豐勵精年,杜鵑來洛水。酷梗延紹圣,元氣遂以靡。宣和產玉芝,國是迷憂杞。霾云掩鄂宮,鳣鯨困螻蟻。何俟逢厓日,天運已可揆。
哀哉航海謀,飄飄竟何底。大廈勢既傾,一木能支爾。天命尚斯須,臣分何涯涘。況幸一旅功,百蹶時復起。直以瓣香誓,之死而后已。豈不知廢興,穹壤穢虺豕。念厥生不辰,值此非常否。目擊正氣歌,激烈猶在耳。
一汴二杭時,何人紆青紫。節彼厓山岑,屹屹轟蒼峙。鄰鄰厓水石,洄瀾壯礪砥。往來詞墨客,千古切仰止。我朝重勸典,春秋崇明祀。賢侯修厥常,靜嘉葉籩簋。郁郁祠畔松,湜湜澗中芷。微濤送我哀,遺芳猶濡軌。
夙愿獲追隨,扁舟向江艤。溪鳥傍旟鳴,際此風日美。厓客怒濤尋丈起,中有柱石磊然砥。從前世變竟若何,亙古天植真如彼。
吁嗟南渡事已非,宰臣奸回迷國是。和好翻成避敵鋒,頻徙那能延帝紀。汴杭閩廣下日南,海島巖厓逢即止。誰云瘴野與鯨波,堪作行朝兼草市。
南人澢國蘗先萌,北虜入主運正否。旌旗蔽天日無光,樓船瀰海敵多壘。三千劍戟毒虺蛇,百萬生靈困螻蟻。三臣一節何為哉,孤后二王徒已矣。
斷維奪港亦傳言,負璽沈江良信史。從容燕市分捐生,沈湎膻臊終朽死。只今往事獨傷心,長使英雄頻切齒。
我來舟楫訪行蹤,目睹江山如歷履。大明旌節百代然,小丑亂華一時耳。忠烈如存不足悲,變故靡常只如此。海門潮動客初帆,回首興亡付流水。
索果嬌兒怒,
胹羹老仆頑。
欲嗔仍復笑,
掩卷看南山。
閒庭露濕候蟲鳴,世態炎涼話不平。
別院掃妝簪白柰,新宮高宴錫朱櫻。
群兒掇拾爭矜貴,息壤丁寧訂誓盟。
桑下本無三宿戀,壺中仙歷自長生。
東溪詩似老彌明,傾蓋論詩絕點塵。
筆墨為供無盡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出門遠送成惆悵,無計相留更主臣。
但愿皇天開老眼,不應空谷滯斯人。
千載山陽會,竹林今復開。
步兵時愛客,自領阿咸來。
石上題詩去,花邊載酒回。
嵇生雖好懶,猶得數追陪。
誰家弦管度前汀,
宛似湘江昔有靈。
一曲未終船已遠,
白云空點數峰青。
雨意蒸云暗夕陽,濃薰滿院落花香。
題詩弄筆北窗下,將此工夫報答涼。
憐君新筑晉祠幽,五柳當門山滿樓。晝永琴樽寬自得,春深車馬僻難求。孤云似客能分坐,片石聞禪解點頭。猶有舊交時攪念,西風吹雁下襄州。
紫衫拋后鬢全鬒,六見桃花源水春。題筆不為綿上語,灌園偏憶漢陰人。行藏盛世難論跡,離合中年總愛身。若問宦情何所道,苔衣生戟耳生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