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潘都干喜楊中庫歸督其和詩
鳴鶑三嘆友聲詩,底事聞塤未應箎。
嗟我金蘭多寡彼,賁然風月喜來思。
將軍老去猶橫槊,壯士前行莫退綏。
只恐監軍門下客,未容戎幕舉三麾。
鳴鶑三嘆友聲詩,底事聞塤未應箎。
嗟我金蘭多寡彼,賁然風月喜來思。
將軍老去猶橫槊,壯士前行莫退綏。
只恐監軍門下客,未容戎幕舉三麾。
黃鶯啼鳴像是反復吟誦著求友的詩篇,為何聽到塤聲卻不見篪聲相應和。嘆息我那些如同金蘭之交的友人大多不在身邊,欣喜你如清風明月般光彩照人地歸來。將軍即便年老依舊能橫握長矛,壯士前行切莫退縮。只擔心監軍門下的賓客,不容許在軍帳中多次揮動軍旗。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友聲詩:《詩經·小雅·伐木》有“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這里以鳴鶯比求友之詩。
底事:何事。
聞塤未應箎:塤和箎是兩種樂器,常一起演奏,這里比喻友人之間應和。
金蘭: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
賁然:光彩照人貌。
橫槊:指行軍途中在馬上橫戈吟詩,形容有文才武略。
退綏:退縮。
三麾:指揮軍隊的旗幟,這里指軍事指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看,是詩人為潘都干因楊中庫歸來而作的詩進行和詩。當時可能楊中庫在外經歷了一些事情后歸來,詩人與友人之間有深厚情誼,故而寫下此詩表達情感并督促友人繼續和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友人歸來展開,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多重情感。其特點在于巧妙運用意象和典故,情感表達豐富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的文化現象。
積翠十年丹風穴。當時親得黃龍缽。掣電之機難把撮。真奇絕。分明水底天邊月。
一自瀟湘見雪飛,炎氛遮眼暗漁磯。今朝才入湖南界,便睹玉光生翠微。
夢魂飛上溫柔島。昨夜寒風陡峭。萬里驚回難掉。此恨知多少。別時何似歡時好。朝暮相偎相抱。行雨行云不了。此景休重道。兩情苦苦相縈繞??匆惠喢髟吗āS秩迨栊切?。惆悵忘天曉。思量何處堪長老?;麟p棲小鳥。尋個蓬萊仙島。默向天神禱。
九真山下有華池,此水延年世不知。金橘生成光色透,彈丸小大彩霞飛。送歸北海深藏密,般上南溟事怪奇。只候此中功力就,黃云片片擁嬰兒。
涼月夜如水,秋風吹紫蘭。獨居悵無聊,佳人阻河山。山河邈千里,相望何時已。云橫雁影沈,露下蟲聲起。烽火照中州,西南殺氣浮。君居劉山下,果若向時不?人生有離別,但惜知音絕。匣內臥青龍,光芒射秋月。汴水碧參差。葉飛空樹枝。如何相憶處,還值暮秋時。
孤客江城,聽暗雨灑窗,賦情悽絕。未圓先破,真個歡緣如月。最堪嘆、巫峽蕭森,甚夢云散盡,浪濤爭發。細書密字,誰寄朝云花葉。他生更知語妄,拚自今瘦損,見人休說。那堪繞絲作繭,辭暫羞發。盡中宵、自揩淚睫。天苦鑒、綿綿恨切。密誓萬疊。贏得是、腸斷心結。
皮包血肉骨纏筋,顛倒凡夫認作身。到此始知非是我,從前金玉付何人。
貶剝諸方真凈老。頂門眼正形枯槁。一點深藏人莫造。由來妙。光明烜赫機鋒峭。
夜魄湛精氣,冰魂消瘴氛。寒洲沙印篆,荒樹葉鐫文。詞度柳三變,書臨顧八分。誰憑當道勢,抬舉上青云。
北風吹面過如冰,也勝南風瘴水濱。莫向知亭嫌太冷,主人元是鐵心人。
蝶散蜂愁,已往事休重道。芳涼千里花依草。鳥啼空樹,待倚危欄眺。綠陰漸漸干云表。鳳去雌飛,為汝餐眠都少。河魚天雁消息杳。但祝今后,恩愛能長保。何必暮樂朝歡好。愛鎖情枷,何物天公鑄造。重重疊疊相圍繞。一年好景,算愁多歡少。幾時能夠圈兒跳。人壽無多,便等閑頭白了。辜負香衾春不曉。無聊無賴,偏怨春歸早。明日落紅慵重掃。
塵寰道友萬千人,幾個虛名幾個真。不悟汞鉛為至寶,卻將爐灶學燒銀。內中采藥方端的,外里求丹謾苦辛。何況迷途有迷者,不為自誤誤他人。
鳥啄鴉?皮肉盡,風吹日炙髑髏乾。目前試問傍觀者,自把形骸檢點看。
除卻巫山,更從何處為云雨。冶春來去。一任漫天絮。淺笑佯嗔,總是承恩處。君知否。寸心不負。皎月圓終古。
瑤房錦樹曲相通,能幾番春事已空。惆悵舊時吹笛處,隔窗風雨剝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