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好逸惡勞
拼音:hào yì wù láo
注釋: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同義詞:飽食終日 、不務正業 、吊兒郎當
反義詞:不辭勞苦 、不辭辛苦 、不辭辛勞
例句:["1. 他從小嬌生慣養,因此變得好逸惡勞。","2. 再這樣好逸惡勞下去,只會毀了你的一生。","3. 只要你肯改掉好逸惡勞的習性,將來定會成功。","更多句子 ++"]
出處:《后漢書·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印證:["1.《后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下.郭玉》:「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2.《周書.卷二三.蘇綽列傳》:「若有游手怠惰,早歸晚出,好逸惡勞,不勤事業者,則正長牒名郡縣,守令隨事加罰,罪一勸百。」","3.宋.陳敷《農書.卷上.稽功之宜篇第十》:「好逸惡勞者,常人之情,偷惰茍簡者,小人之病,殊不知勤勞乃逸樂之基也。」","4.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三.烏寶傳》:「寶好逸惡勞,愛儉素,疾華侈。」","5.清.黃宗羲〈原君〉:「好逸惡勞,亦猶夫人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