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顧名思義
拼音:gù míng sī yì
注釋:顧:看;義:意義,含義。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
同義詞:望文生義 、循名責實
例句:["1. 顧名思義,「觀音山」就是一座形狀像觀音的山。","2. 「財神」,顧名思義就可了解那是掌管財富之神。","3. 有些詞的名和義差異很大,需要藉字、詞典來幫忙,單靠顧名思義是會鬧笑話的。","更多句子 ++"]
出處:《三國志·魏書·王昶傳》: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
印證:["1.《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源)","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玄)與道曜講《老子》,王侍中(禎之)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顧名思義?』」","3.《資治通監.卷七三.魏紀五.明帝青龍四年》:「昶為人謹厚,名其兄子曰默,日沉,……為書戒之曰:『吾以四者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4.清.查慎行〈送黼皇侄出宰大浦〉詩:「邑宰職親民,顧名思義托。如何千百輩,疾苦視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