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槁木死灰
拼音:gǎo mù sǐ huī
注釋: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同義詞:灰心喪氣 、萬念俱灰 、朽木死灰
反義詞:生氣勃勃 、意氣風發
例句:["1.遭逢接二連三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對任何事物都失去了興趣。","2.一下子失去了丈夫和兒子,她槁木死灰的心幾乎失去了求生的意志。","3.經過這次嚴重的打擊,已讓他的心如槁木死灰,決定遠離這一切紛擾。","更多句子 ++"]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印證:["1.《朱子語類.卷六○.孟子.盡心篇上》:「圣人之心『純亦不已』,雖無事時,也常有個主宰在這里。固不是放肆,亦不是如槁木死灰。」","2.宋.陳淳〈答西蜀史杜諸友書〉:「在初學者,理未明,識未精,終日兀坐,是乃槁木死灰,其將何用?」","3.明.袁中道〈李溫陵傳〉:「而于士之有一長一能者,傾注愛慕,自以為不如本息機忘世,槁木死灰人也。」","4.《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