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憤世嫉俗
拼音:fèn shì jí sú
注釋:憤:憎惡,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當時的社會狀況。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
同義詞:避世絕俗 、忿世嫉俗 、憤時嫉俗
反義詞:安貧樂道 、四重境界 、隨俗沉浮
例句:["1. 他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所以會如此憤世嫉俗。","2. 你不能怪他如此地憤世嫉俗,他的命運實在太乖舛了。","3. 不是憂國憂民的人,怎會寫出了這么憤世嫉俗的作品?","更多句子 ++"]
出處:唐·韓愈《雜說》:然吾觀于人,其能盡其性而不類于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為乎?
印證:["1.元.趙孟頫〈書吳幼清送李文卿歸養序后〉:「仆開卷見司業吳公之文。嗟乎!吳公之言憤世嫉俗,可為萬世戒,而益有以見文卿孝于其親,異于流俗萬萬也。」","2.明.倪謙《倪文僖集.卷二五.味澹對》:「彼莊、老玄虛,楊朱仁義,申、韓刑名,管、晏功利,蘇、張縱橫,范、蔡辯議,不韋《呂覽》,太公《史記》,以至憤世嫉俗,幽人狷士放言高論,殆千百計。」","3.明.蘇平仲〈景古齋記〉:「鬻熊、太公,老聃、楊朱,……太史公之《史記》、不韋、淮南之訓覽,以至魏、晉以降,幽人狷士憤世嫉俗,作為辯論,多者數十百卷,少者為言亦數萬,此亦天下之古物也。」","4.清.徐枋〈題邵僧彌墨菊〉:「屈子憤世嫉俗,謂荃蕙為茅,蘭芷善變,而獨欲餐秋菊之英,非以其有凌霜之節耶?」","5.《痛史》第一六回:「后來同他談起時事,誰知他并不是個漁者出身,也是個清流高士,因為憤世嫉俗,托漁而隱的。」","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說起憤世嫉俗的話來,自然處處都有梟獍;但是平心而論,又何必人人都是梟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