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興高采烈
拼音:xìng gāo cǎi liè
注釋: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同義詞:歡呼雀躍 、歡天喜地 、歡欣鼓舞
反義詞:哀哀欲絕 、哀感天地 、哀天叫地
例句:["1. 同學們正興高采烈地討論著畢業旅行的事。","2. 姊姊結婚當天,親戚們都興高采烈地參加了婚禮。","3. 每當村子節慶時,全村的居民都會興高采烈地來參加。","更多句子 ++"]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步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印證:["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源)","2.《老殘游記二編》第七回:「老殘以為他一定樂從,所以說得十分興高采烈。」","3.《官場現形記》第一三回:「幸虧一個文七爺,興高采烈,一臺吃完,忙吩咐擺他那一臺。」","4.清.丘逢甲〈南園感事詩序〉:「前后在事諸子,暇輒為詩鐘之會……而與會者皆興高采烈,以為此樂不減古人。」","5.《孽海花》第五回:「侖樵談今說古,興高采烈,雯青只好勉強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