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大智若愚
拼音:dà zhì ruò yú
注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同義詞:不露鋒芒 、大巧若拙 、平易近人
反義詞:不可一世 、大智大勇 、鋒芒畢露
例句:["1. 這位長者的為人處世,令人有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2. 大智若愚,可以避災免禍;鋒芒畢露,往往遭嫉受害。","3. 老李是一個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的人,我們應該多向他請教。","更多句子 ++"]
出處: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中: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印證:["1.元.陳高〈如愚齋記〉:「《老子》有言『大智若愚』,若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我夫子以為不可及。若二子之所謂愚,其果愚也哉?」","2.元.趙孟頫《松雪齋文集.卷一○.章佩丞黑黑封贈三伐制》:「朕聞明莫明於審勢,愛莫愛於保民。……大智若愚,沉幾先物。」","3.明.殷奎〈木齋說〉:「吾聞大智若愚,大辯若訥,譏悟聰察,厥內四逸。」","4.明.李贄《焚書.卷三.雜述.李中谿先生告文》:「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務欲以實其堅。是故大智若愚焉耳。公之向道,其篤也如此。」","5.清.高宗〈有所思〉詩:「我思虞廷,應無面從人,重華何事諄諄?大智若愚,大詐若忠,動云孤立,寧無暗同?」","6.清.薛福成《庸庵筆記.卷二.史料.駱文忠公遺愛》:「或謂駱公生平,不以經濟自命,其接人神氣渾穆,人視之,固粥粥無能,而所至功成,所居民愛,在楚在蜀,自有諸賢擁護而效其長,豈其大智若愚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