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大聲疾呼
拼音:dà shēng jí hū
注釋:疾:快。大聲呼喊,引起人們注意。
同義詞:大喊大叫 、聲嘶力竭 、搖唇鼓舌
反義詞:斂聲屏氣 、默不作聲 、喁喁細語
例句:["1. 盡管我在后面不斷地大聲疾呼,他依然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2. 正當大家都在熟睡的時候,中庭突然傳來有人大聲疾呼:「失火了!失火了!」","3. 這件事情剛發生時,他就曾在報上大聲疾呼,要政府密切觀察事件的發展。","更多句子 ++"]
出處:唐·韓愈《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行且不息,以蹈于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
印證:["1.宋.文天祥〈賀何尉書〉:「某始而駭,中而疑,繼而憂憤,又繼而大聲疾呼,以至於流涕出血。」","2.《明史.卷二五九.熊廷弼列傳》:「戊申己酉間,廷弼以御史按遼東,早以遼患為慮,請核地界,飭營伍,聯絡南、北關。大聲疾呼,人莫為應。」","3.《聊齋志異.卷七.二商》:「二商曰:『彼固無情,焉有坐視兄死而不救者!』率子越垣,大聲疾呼。二商父子故武勇,人所畏懼,又恐驚致他援,盜乃去。」","4.清.楊豫成〈勸戒詞〉:「以命博錢愚可痛,身亡家破兩無用。大聲疾呼,為爾醒此不醒之惡夢!」","5.清.無名氏〈官場現形記序〉:「而吾輩不畏強御,不避斧鉞,筆伐口誅,大聲疾呼,卒伸大義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