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大器晚成
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
注釋: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同義詞:后生可畏
反義詞:不堪造就 、初露鋒芒 、冥頑不靈
例句:["1. 這位畫家大器晚成,年輕時毫無名氣。","2. 老師說像宋代蘇洵就是個大器晚成的人。","3. 我這小孩是笨鳥慢飛,盼他可以大器晚成。","更多句子 ++"]
出處: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印證:["1.《老子》第四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源)","2.漢.王充《論衡.狀留》:「大器晚成,寶貨難售也。」","3.《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崔琰》:「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4.《明史.卷一四七.解縉列傳》:「縉父開至,帝謂曰:『大器晚成,若以而子歸,益令進學,后十年來,大用未晚也。』」","5.《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大器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