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懲前毖后
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注釋:懲:警戒;毖:謹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使以后謹慎些,不致再犯。
同義詞:殺一儆百 、小懲大誡 、嚴懲不貸
反義詞:重蹈覆轍
例句:["1. 做事時總要懲前毖后,才不會重蹈覆轍。","2. 刑罰的目的是懲前毖后,而非趕盡殺絕。","3. 他這種懲前毖后的謹慎態度,值得我們多多學習。","更多句子 ++"]
出處:《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后患。
印證:["1.明.張居正〈答河道自湖計河漕書〉:「頃丹陽淺阻,當事諸公,畢智竭力,僅克有濟,懲前毖后,預為先事之圖可也。」","2.《清史稿.卷一三一.兵志二》:「同治中興以后,疆臣列帥,懲前毖后,漸改練勇巡防之制。」","3.《清史稿.卷二五○.馮溥列傳》:「若任胥吏侵盜,職掌謂何?請嚴定所司處分,懲前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