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趁火打劫
拼音:chèn huǒ dǎ jié
注釋: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同義詞:避坑落井 、趁伙打劫 、趁人之危
反義詞:除暴安良 、扶危濟困 、撫危濟貧
例句:["1. 人家有難時還趁火打劫的人,真是可恥。","2. 經過一番折騰,警方終於把這幾個趁火打劫的家伙抓起來了。","3. 這幾個商人遇到災荒不但沒有助人,反而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更多句子 ++"]
出處: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印證:["1.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趁火打劫》:「有所謂趁火打劫者,臨時之盜也。」(源)","2.《何典》第八回:「眾鬼也就趁火打劫,搶了好些物事,一哄出門。」","3.《黃繡球》第三回:「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