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錙銖必較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注釋:錙、銖: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形容非常小氣,很少的錢也一定要計較。也比喻氣量狹小,很小的事也要計較。
同義詞:愛財如命 、分金掰兩 、斤斤計較
反義詞:不拘小節 、雞蟲得失 、捐棄前嫌
例句:["1. 這間公司對職員的薪水錙銖必較,請個病假也要扣錢。","2. 他是個錙銖必較的人,所以最好不要跟他有金錢上的往來。","3. 他錙銖必較,所以人人都遠他三分。","更多句子 ++"]
出處:《荀子·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印證:["1.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2.《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論親疏,但與他財利交關,錙銖必較,一些面情也沒有的。」","3.《明史.卷二五八.湯開遠列傳》:「事急則鉅萬可捐,事平則錙銖必較,向使昌黎不守,同於遵、永,不知費朝廷幾許金錢,安所得涓滴而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