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玉石俱焚
拼音:yù shí jù fén
注釋:俱:全,都;焚:燒。美玉和石頭一樣燒壞。比喻好壞不分,同歸于盡。
同義詞:不分玉石 、風雨同舟 、患難與共
反義詞:黑白分明 、涇渭分明 、兩全其美
例句:["1. 核戰一旦爆發,結果必是萬物成灰、玉石俱焚。","2. 你把優秀和不適任的員工一概裁退,豈不是玉石俱焚?","3. 他們要是逼得我無路可走,大不了和他們來個玉石俱焚。","更多句子 ++"]
出處:《尚書·胤征》:火焱昆崗,玉石俱焚。
印證:["1.《書經.胤征》:「火炎崐岡,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2.《南齊書.卷一.高帝本紀上》:「火炎崐岡,玉石俱焚;黔首相悲,朝不謀夕。」","3.《宋史.卷三八五.蕭燧列傳》:「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4.《三國演義》第四一回:「公可往說劉備:如肯來降,免罪賜爵;若更執迷,軍民共戮,玉石俱焚。」","5.《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我陷在『賊』中,原非本意,今無計自明,玉石俱焚,已付之於命了。」","6.《三俠五義》第一一九回:「若論捉拿奸王,易如反掌;因有仁兄在內,惟恐到了臨期,玉石俱焚,實實不忍?!?,"7.《鏡花緣》第二四回:「女兒既有所見,兼因駙馬暴戾異常,將來必有大禍,惟恐玉石俱焚,因此不避羞恥,曾於黑夜俟駙馬安寢,暗至他的門首,勸他急速回鄉,另尋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