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隱惡揚善
拼音:yǐn è yáng shàn
注釋:隱:隱匿;揚:宣揚。不談人的壞處,光宣揚人的好處。
同義詞:不念舊惡 、懲惡勸善 、遏惡揚善
反義詞:吹毛求疵 、紅口白牙
例句:["1. 他為人厚道,待人處事總是隱惡揚善,所以人緣很好。","2. 希望你坦白告訴我事情的經過,不必隱惡揚善,我自會做出公平的裁斷。","3. 她生性寬和,即使在夫家受了不少委屈,但總是隱惡揚善,絕對不在人前批評公婆。","更多句子 ++"]
出處:《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印證:["1.《禮記.中庸》:「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源)","2.《水滸傳》第三三回:「他雖有些過失,你可隱惡而揚善。」","3.《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我叫你去,不過權宜之計,如何卻做出這般沒天理事體!你若三朝便回,隱惡揚善,也不見得事敗。」","4.清.王夫之《讀通監論.卷一二.晉愍帝》:「此致人使諫之難,君子之所慮,而隱惡揚善,樂取於人之所以圣與!」","5.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在疚記》:「隱惡揚善者,圣人也;好善惡惡者,賢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