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飲鴆止渴
拼音:yǐn zhèn zhǐ kě
注釋: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同義詞:抱薪救火 、涸澤而漁 、饑不擇食
反義詞:從長計議 、高瞻遠矚
例句:["1. 你老是靠喝酒來逃避現實,無異於飲鴆止渴。","2. 不是我愿意飲鴆止渴,可我被逼入絕境了啊!","3. 那些藉興奮劑來忘掉痛苦的人,事實上等於在飲鴆止渴。","更多句子 ++"]
出處:《后漢書·霍谞傳》: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印證:["1.《舊五代史.卷七五.晉書.高祖本紀一》:「史臣曰:『……(晉祖)圖事之初,召戎為援,……亦猶決鯨海以救焚,何逃沒溺;飲鴆漿而止渴,終取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