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引經據典
拼音:yǐn jīng jù diǎn
注釋: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
同義詞:旁征博引
反義詞:不見經傳 、胡說八道 、信口開河
例句:["1. 這篇文章大量引經據典,借古諷今,說得鞭辟入里。","2. 盡管引經據典地說了許多,大家仍舊不支持他的看法。","3. 王教授的論文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讀來令人有如沐春風之感。","更多句子 ++"]
出處:《后漢書·荀爽傳》: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
印證:["1.明.張岱《瑯嬛文集.卷四.家傳》:「走筆數千言,皆引經據典,斷案如老吏。」","2.清.沉楙〈蓮坡詩話跋〉:「一是論作詩之法,引經據典,求是去非,開后學之法門,如《一瓢詩話》是也。」","3.《鏡花緣》第九二回:「吃到這些臭東西,還要替他考正,你也忒愛引經據典了。」","4.《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終究唐二亂子秉性忠厚,被查三蛋引經據典,一駁便已無話可說。」","5.《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教習聽他引經據典,說得津津有味,心上著實可笑,也不同他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