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咬文嚼字
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
注釋: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zhì)。
同義詞:吹毛求疵 、雕章琢句 、句斟字嚼
反義詞:不求甚解 、囫圇吞棗 、文不加點
例句:["1. 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讀起來頗費周折。","2. 他寫這篇自傳時,真是咬文嚼字,一點也不敢馬虎。","3. 冬烘先生教人讀書,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識。","更多句子 ++"]
出處:元 喬吉《小桃紅 贈劉牙兒》曲:含宮泛微,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
印證:["1.元.秦簡夫《剪發(fā)待賓》第二折︰「你道是一點墨半張紙,不中吃,不中使。俺典了信字,管待秀才。又則道俺咬文嚼字。」(源)","2.元.喬吉〈小桃紅.瓠犀微露玉參差〉曲:「含宮泛徵,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3.《金瓶梅》第五○回:「見他鋪眉蒙眼,拏班做勢,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聲只稱呼他薛爺。」","4.《隋唐演義》第六回:「但如今世界止憑才貌,不足以勘平禍亂,如遇患難,此輩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斃,何足為用?」","5.《儒林外史》第九回:「后來聽見這些獃事,本東自己下店,把帳一盤,卻虧空了七百多銀子。問著:又沒處開消;還在東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畫腳的不服。」","6.《紅樓夢》第二七回:「他們必把一句話拉長了,作兩三截兒,咬文嚼字,拿著腔兒,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們那里知道。」","7.《鏡花緣》第七二回:「好!這句罵的更好!我看你咬文嚼字的,太把科甲擺在臉上了!」"]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