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循規蹈矩
拼音:xún guī dǎo jǔ
注釋:循、蹈:遵循,依照。規、矩是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同義詞:安分守己 、安分守紀 、按部就班
反義詞:別開生面 、不成體統 、癡人說夢
例句:["1. 經過這次教訓,他變得循規蹈矩多了。","2. 他平日循規蹈矩,應該不會干這種犯法的事。","3. 如果人人都能循規蹈矩,國家社會自然能夠安定。","更多句子 ++"]
出處:宋·朱熹《答方賓生書》:循途守轍,猶言循規蹈矩云爾問。
印證:["1.《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2.明.無名氏《霞箋記》第九出:「吾輩朋友李玉郎,一向在先生面前,何等循規蹈矩。」","3.清.湯斌〈與李襄水書〉:「舉事必存小心,循規蹈矩,無露鋒鋩。」","4.《紅樓夢》第五六回:「這么一所大花園都是你們照看,皆因看得你們是三四代的老媽媽,最是循規蹈矩的,原該大家齊心顧些體統。」","5.《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老爺又是位循規蹈矩、聽天任命、不肯茍且的人,只得呈報銷假投供。」","6.《三俠五義》第五七回:「白玉堂到此時也就循規蹈矩,諸事仗盧大爺提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