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兄弟鬩墻
拼音:xiōng dì xì qiáng
注釋:鬩:爭斗。兄弟之間的糾紛,也比喻內部爭斗。
同義詞:操戈同室 、尺布斗粟 、骨肉相殘
反義詞:一致對外
例句:["1. 我計劃把家產都捐出去,免得日后你們兄弟鬩墻。","2. 你們原本是一家人,為何要鬧到兄弟鬩墻,徒惹人非?","3. 家和才能萬事興,你們為此小事鬧到兄弟鬩墻,值得嗎?","更多句子 ++"]
出處:《詩經·小雅·棠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印證:["1.《法苑珠林》卷八○:「靡有舍心而喪軀命,但為貪生常憂不活。遂使妻兒角目,兄弟鬩墻。眷屬乖離,親朋隔絕。良由慳因慳緣慳法慳業,乖菩薩之心。」","2.宋.王禹偁〈孟水部詩集序〉:「(后)漢乾佑末,馬希廣兄弟鬩墻,尋戈不已。江南李氏命邊鎬為將,以兵陷湖南,盡俘馬氏之族。」","3.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七.談獻.施允升》:「嘗有羅姓者,兄弟鬩墻,先生要之家,反復勸譬,聲淚俱下,兄弟遂相抱而哭。」","4.清.方苞《儀禮析疑.卷一一.喪服》:「每見鄉里間,嫡妾相忌害如仇讎,異母之兄弟鬩墻者十八、九。使能用周公之禮,則和睦之風式於閨門,同氣之好延及子姓,人倫為之厚,禮教為之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