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脫穎而出
拼音:tuō yǐng ér chū
注釋:穎:尖子。錐尖透過布囊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
同義詞:鋒芒畢露 、嶄露頭角
反義詞:懷才不遇 、深藏若虛
例句:["1. 他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受到矚目。","2. 不經過一番努力,怎么可能脫穎而出?","3. 如果你想要脫穎而出,平時就要多加努力。","更多句子 ++"]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印證:["1.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脫穎而出,即其人焉。」","2.宋.蘇軾〈與參寥〉:「吳子野至,出穎沙彌行草書,瀟然有塵外意,決知不日脫穎而出,不可復沒矣?!?,"3.宋.謝良《中山狼傳》:「異時脫穎而出,先生之恩大矣?!?,"4.《清史稿.卷一○六.選舉志一.學?!罚骸钙吣?,帝以拔貢六年一舉,人多缺少,妨舉人銓選之路,且生員優者,應科舉時,自可脫穎而出,不專藉選拔為進身?!?,"5.《孽?;ā返谝蝗兀骸盖艺f潘尚書本是名流宗匠,文學斗山,這日得了總裁之命,夾袋中許多人物,可以脫穎而出,歡喜自不待言。」"]